(设计:丁简)
独木桥
文/王敏
将高考喻为“独木桥",这对莘莘学子和家长来说,其比喻是再恰当不过了。
去年的今天,我的女儿参加了高考。我没有去现场陪考,当我听到女儿因为无法适应住宿环境而导致失眠的情况后,我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接下来的两天,我只能焦急地等女儿走出考场,打电话给我报平安。
本以为6、7、8号过去,我们可以放松几天,没想到,虐心的煎熬才刚刚开始……
高考后的第三天,女儿在网上搜各种版本的答案,我忐忑不安地陪着她一次次估算总分。6月22号一大早,我们开始关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的情况。好不容易捱到晚上八点过,“文科,572……",当我看到短信的那一刻,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可女儿并不开心,她知道已经和心仪已久的大学失之交臂了。我轻轻地拥着她说:“无论成败得失,你都是我们的骄傲!"。
此后一周,我们夜以继日地反复查资料、筛选、比对很多高校,最终填报了四川师范大学。七月底,女儿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四年后,她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又是一年高考季,在这项独木桥竞技赛中,愿孩子们在父母的理解和陪伴下,开启他们新的人生航向。
(责任编辑:偏说 制作:刘珍 440字)
作者简介:王敏,农民,闲暇之余喜欢看书,偶尔创作诗歌和散文。
主播简介:花语,本名郭华,在场主播。山西晋中一名教育工作者。爱好文学创作,喜欢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朗诵。
在场微散文第十三期主题
《广雅·释诂二》释义:微,小也。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有句:旷怀久矣推先辈,微语还堪悟后贤。微语有时与微雨同义,润物无声,也有不事张扬之意。微语也可解为细微、细节,而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即如宇宙万物,亦由微物质、暗物质所构成。如今更是微时代。连我们正在做,并且将继续做的这件事,也叫微散文。微,是存在的起点。
在场微散文同题竞赛第13期2017年6月主题:微雨·微语。
用你的笔,以你的微视角,写出你的微发现。微察秋毫,以小见大。忌说理,忌空泛,忌微为繁富。
在场微散文第13期征文一人一稿,上限为550字,必须是原创首发(如其他平台、网站、论坛及报刊已发的,请勿投)。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作者和字数,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简介写在文章下面(请将正文放大为小三号字,标题小二号字加粗),并注明所在地。截稿日期为2017年6月25日。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雪夫:我对第13期2017年6月主题《微雨·微语》的理解
在场微散文同题竞赛开办已届一年,其间,佳作频出,文友的整体写作水平亦有显著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就最近几期看,有些苗头恐怕值得警惕。或许跟思维有关。思维最怕成定式。
是的,在场微散文看重在场性,但更看重文本性下的在场性。统观平台发表的千多件作品,在内容上有太多的征地拆迁、医患纠纷、教育失衡、生态危机、职工下岗、老无所依以及跟城乡有关的种种问题等等。不过,我理解的在场,其涵盖的并非仅仅是这些。诚然,作家当以揭露社会现实为己任,可现实原是真善美和假恶丑此消彼长、共生共有的综合体与矛盾体。事实上,一个“真”字已然道破天机:真实的现世与现世背后真实的人心。两者是纠结纠缠的、互害互利的、互为制约又互为平衡的。
于是,我们试图在出题上更加灵活,希望有所改变,更希望有所突破。
实际上,本期主题颇宽。微雨是这个季节的特征之一,却又是小小的烟幕弹。请注意这句话:微语有时与微雨同义,润物无声,也有不事张扬之意。微语也可解为细微、细节,而细节往往决定成败。
倘若你的关注点只在“微雨”二字上面,那么,你是否想过你将全部心力用于表现微雨本身,价值何在?如何微察秋毫,以小见大?倘若你理解成这仅仅是一个所谓的抒情式微散文主题,那么,你是否想过如何避免空泛,又如何引入在场性?
我们反对概念化和程式化写作。我们提倡自由和个性写作。我们非常想领教你的微观察能力:于低处仰望、于洞中穿行、于寻常中见奇崛……其实,你就是啃食桑叶的春蚕,我们期待你早日化蚕为蛹再化蛹为蛾。那是我们共同的时刻。
2017.06.05/1:26
在场微散文奖
在场微散文群,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旨在宣传、交流、倡扬在场写作。
在场微散文,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主张通过在场性、微叙事、快节奏的书写,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
在场微散文奖,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每月一期,每期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分别奖给500元、300元、200元奖金,并颁发获奖证书;优秀奖若干名,赠送“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颠覆城堡》和《在场》杂志,颁发获奖证书。其它优秀作品赠送《在场》杂志。
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29个省市区。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首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二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三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四期
在场微散文第4期颁奖号外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五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六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七期
在场微散文2016年度奖颁出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八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九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九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一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1(1~4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2 (5~9期)
在场微散文第10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11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12期目录
周闻道 | 微散文:文微意宏的时代叙事
在场微散文奖征文2017060026
在场管理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赞助人:龚益成、北京了了
在场编校:宁静(组长)、袁志英、钱昀、刘月新、刘小四、偏说、杨培铮、六六、刘爱国、李慕云、李世琼
在场朗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杨丽、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万军、冯露西
在场阅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高影新、鸣谦、楚歌、林中蔓青、齐海艳
在场制作:刘珍(组长)、相相、王金梅、宋小铭、四季芳、谭丽挪
特约评论员:草原凤凰、乔民英
投稿须知
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留言和赞赏功能,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s://www.zczy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