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蹲下身子,
照顾孩子失落情绪时,很有温度;
你伏案在前,
思考课程改革时,很有温度;
你循循善诱,
帮助孩子纠正错误时,很有温度;
你幽默风趣,
为孩子带来快乐,也很有温度……
牛牛君推出“温度老师”专题栏目,寻找杭城有温度、有情怀、有职业梦想的老师,定期推出相关推送。
温度,就是态度
如果你身边有这么一个
特别有温度、有情怀的老师,
在后台留言,向我们推荐。
本期老师
王燕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班主任、语文老师
教科室副主任
她,心有学生,手握责任,敢于突破。也曾有同校老师私下评价:王老师的语文教学是最有激情、最有爱心的,教得特别有灵气。自然,这些反映到学生身上,也是满满的正能量。
学生们个个满心欢喜,尤其是她独创的“鱼缸法游戏”“橘子课堂”“杨梅品尝会”等教学手法更是让学生倍感期待和兴奋。曾经,还有家长对她说:“你是我见过最好的语文老师。”
独创习作专项训练
培养学生言语个性
什么是温度课堂?什么是温度老师?落在不同的老师身上,感悟自然不同。不管怎样,两者之间,必定是先有温度老师,才可成就温度课堂。
有温度的老师,必定是用心、真诚地爱着学生的,她的课堂一定是润物细无声、源远流长的。对此,王燕的解读是:“温度课堂”的耕耘不仅在于课堂教学目标等技术层面的落实,更在于讲台之外言传身教的点滴细节。
两三年前,针对中高段学生的“语文习作”现状,王燕做了一番调查,发现很多学生都有一个通病:不知要写什么、描写得不够生动具体、过程性事件(事物)不能展开。她开始反思:该怎样结合这个难点,让学生“有话写”?
她突然记起,自己曾看过一个“宝宝吃柠檬”的视频,宝宝各异的第一反应让人印象深刻,且忍俊不禁。这么有视觉冲击感的画面,要是让学生看过后,是否能写出点什么呢?为此,王燕开始琢磨、准备习作专项训练之神态描写。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王燕一直磨课,前后共推出了三个版本的课例,这个过程经历否定、推翻、重来、再试,直到突破,第三版本的课例除了视频以外,还融入了一些游戏。
“学生非常喜欢,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出乎意料的好。”学生提交上来的作文让王燕都有些惊喜,学生能写下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每个学生写作风格也不一样,我们应该尊重这个‘自己’,培养言语个性,突显灵性语言,带来语言的新鲜感和独特性。”
据悉,王燕的“习作专项训练”,除了神态描写外,还有一个主题是“学写动物的叫声”。当时,该主题被设计成了一个微课,获得了学校微课大赛的一等奖,以此为主题的论文获得区级奖项。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
变着花样玩“游戏作文”
如果说,专项训练侧重篇章描写,那王燕的“游戏作文”则侧重成篇作文。
“游戏”抓住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信的同时,又可以融入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等的培养。
在王燕的班级,常会有自创节日活动的课程开发。课程以学生喜欢的“节日+活动”形式进行语文学习,在具体实施中无痕地渗透阅读教学、口语交际、课外实践。比如,一年级的“玩具节”、二年级的“奔跑吧,废宝”“宠物秀节”。不知不觉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进行了口语表达和写话练习。
在日常的语文写作课堂上,王燕还会变着法儿给学生惊喜。有一次,她买来一个漂亮的玻璃鱼缸,在里面放了许多条彩纸,每张纸条上写着不同的福利和指令。比如有“小队加10分”“背一首古诗”“免今天的作业”“跟英语老师说一句我爱你”。“今天下午两堂语文课,我们先好好学习,然后再来玩游戏。”王燕将玻璃缸轻轻地放在讲台上,学生们的眼睛都发光了,那一堂语文课他们听得特别认真。
这个游戏被王燕称为“鱼缸法游戏”,因为充满未知和不确定,学生们从鱼缸里抽出纸条前后的心情也有起伏。“学生们最喜欢的是免当日作业,最让他们纠结的是跟英语老师说一句我爱你。
”王燕说,有一个习作不太好的小男生抽到了这张“纠结券”,虽然心有抗拒,但最终他还是战胜了“纠结”,鼓足勇气完成任务。没想到的是,该男生写出的文章,感情细腻真实,竟然还成为全班的优秀范文。
这个“鱼缸法游戏”用过一次后,王燕就没再用了,但是被学生表达“爱”的英语老师,却很是喜欢,经过调整后将它作为英语学习的一个奖励方式。
自购礼物上门家访
为每个学生定制成长档案
今年暑假,王燕刚送走了一个班的毕业生。尽管王燕是在这批孩子五年级时候才接的班,相处时间不算长,仅有两年,但大家真的都用心用情了,学生和家长很是不舍。
接手前,这个班的语文平均成绩,是年级倒数第一。“怎样让我的学生变得更好?”这是王燕常常思考的问题。接班前一个暑假,王燕向前任班主任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并利用暑假时间进行家访。全班30名学生,19名学生暑假外出,剩余11人全部家访到位,总用时三四天,外加好几个晚上。
她自费为每个学生购买了冯骥才的书。那几天,她每天早上8点出门,拎着一大袋书,一户一户上门家访,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到家。每户家庭起码用时半个小时,家访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学习习惯、家庭教育,以及书房布置等情况,顺便引导学生提几个语文教学中的建议。
家访完毕以后,她做了两件事:其一,为每个孩子定制成长档案以及培养计划;其二,梳理学生建议,适当参考并合理设计教案。
小周是前任班主任交代过的“特别的孩子”,王燕尤其关注他。以前的小周好动、上课不听不发言、考试不太写,成绩几乎都只有二三十分。
开学后,王燕向全班学生定了一个基调:“你们以前怎样我不清楚,我只看你们现在和以后是怎样的。我眼里的你们是全新的。”当天,她默默观察了小周,或许小周也想要改变,他听得很认真。王燕当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小周,且在全班家长微信群里表扬了小周。
一个小细节,似乎让小周有所触动。王燕发现小周的变化多了起来。有一次课堂内做作业,小周特别专注;有一次课堂,小周举手回答了;小周读课文时,双手捧着书,身体前倾;小周会利用时间管理自己了。当然,王燕与其他老师、家长也达成了赏识教育的共识。
慢慢地,小周考试的成绩可以达到80多分,他的作文也常会有机会当成范文来读。
主动留校为学生做针对性辅导
学生语文成绩稳步上升
“如果早点遇到王老师您,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进步更大。”毕业班有家长给王燕发来信息。
确实,接班前,该班的成绩并不佳。最早,班级的语文平均分距离第一名差了十几分,在前任班主任手上,平均分的距离追到了七八分。王燕接手后一个月,平均分差追到了5分,随后的考核中,也不再是平均分的末名。更鼓舞学生的是,在学校组织的一场全员参与的“语文素养之星竞赛”中,该班竟然获得了年级第一,当时全年级共有5个90分以上的学生,王燕的班就占到了4个。毕业考,平均分距离第一名相差3分左右。
语文学习特别需要积累,两年的时间,全班学习成绩的逐步上升,王燕是怎么做到的呢?要深究起来,可以发现王燕还是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的。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成绩,她分层分批次为他们进行语文学科的专项辅导。
那段时间,早上,王燕6点起床,7:20准时出现在教室,为学生做针对性专项辅导。一般学生在6人左右,都是住得离学校较近的那一批;傍晚4点放学后,她也会留一批学生做专项辅导。“学生上了一天课,怕他们疲惫,我就事先去商店购买糕点,提早为学生烧好开水。”王燕说傍晚的一批人数会多一点,一般在10~12人之间。5点以后,学生陆续回家,王燕才有时间留校做自己剩余的工作。这样的工作节奏,在那段时间的频率,基本上是一周三天左右,学生也分批轮流,全员参与。
持续了一个学期,学生的学习劲道和水平,就慢慢地上了轨道。相比语文学习的技巧,王燕激发最大的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曾经有一个女生在作文上写道:“王老师这么辛苦,还要给我们辅导,我要是再不努力,就辜负了王老师。”
这样一位有温度的老师,
在学生眼中又是怎样的呢?
▼
【学生眼中的王老师】
我眼中的王老师美丽善良、和蔼可亲。她总是为同学们着想,辛苦为我们补课的同时还给我们准备奖品。她对每个人都很公平,有缺点就指出,有优点就表扬。我们每个人的进步都离不开王老师的鼓励。王老师的作文课“色香味俱全”,带给我们无数快乐。临近期末,王老师也会变得像妈妈一样唠叨,叮嘱这个叮嘱那个,为了让我们班变得更好,王老师操碎了心。
牛通社记者 六(1)班
钱锐
王老师是我们年级最美的老师,每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带着甜甜的笑来学校上课;王老师也是我们年级最勤劳负责的老师,毕业季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毕业考前,常常用她自己的休息时间给我们班级的孩子分批补课,就希望我们能够考个好成绩。
牛通社记者 六(1)班
应天铖
在2016年9月1日的那一天,我们与您第一次见面,您每一天把活力带入了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我的语文成绩原先在四科中较差,但经过您的耐心教导我的语文慢慢领先了其他三科。
王老师您就如同那黑暗中的一根火柴,照亮了多少迷失在道路上的生命,带他们走向了那光明的大陆,我们怎能不对您怀有敬佩的心呢?最后祝您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牛通社记者 六(1)班
曾俊豪
在我的心里您是一位严师更是一位慈母。您在给我们上语文课时要求非常严格,批改作业非常仔细,错的地方根本逃不出您的眼睛。记得有一次语文考试我写作文跑题了,您狠狠地扣了我20分,说是给我一个教训。这个深刻的教训啊,使我以后再也没有出过错,而且在您的教导下我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
说您是慈母吧,是因为您从内心很爱我们这个班的孩子,除了平时对我们很严格外,每次期末考试前您都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给我们进行专项辅导,怕我们饿了渴了,您自己掏钱给我们买来点心和水果,使我们心里暖暖的,学习的劲头顿时倍增。王老师啊,您永远是我尊敬的老师,我会时时刻刻地想念着您!
牛通社记者 六(1)班
吴承睿
王老师,还记得在五年级的那个学期,因我们班成绩在年级中靠后,您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不仅保证了上课效率,而且每天放学都留下来为我们补习,再帮我们抓一下知识点。我们班在放学时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对自己说:“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下,再前进一下,也许,成功离你只有一步之遥。”有句话说,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了努力就会有进步,就会收获成功。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努力,我班从年纪倒数第一转变成了年级第一,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我特别感谢王老师,就是因为王老师的负责让我们有了如此之大的进步!
牛通社记者 六(1)班
周欣怡
王老师,您陪了我们两年,但两年足够了,不是吗?
第一次见您的时候,对您的印象只停留在:嗯,这个老师挺漂亮的。时间久了,我就被您成熟、稳重外表下的古灵精怪所打动。您总是在我们被紧张的学业包裹得快要窒息时,变着法儿地让我们放松。“鱼缸法游戏”“橘子课堂”“杨梅品尝会”,哪个都让我记忆深刻。不知多年以后,当我揣着中考的佳音回来找您时,我们是否都没变?
牛通社记者 六(1)班
路赛
您是我小学生涯中最后一位语文老师,也是我最敬爱的老师。在三年级吴老师转走后,我们的学习一度跌入低谷,是您把我们一个个拉起来,扶起来。尽管过程十分坎坷,面对这么多的“你们班有什么好的!”,您仍然不放弃、不气馁,把我们从山底直接送上山顶。对此,我表示十分感谢,全班同学肯定也是这样。我想最直白、最简单地说一句:“感谢您,我永远的王老师!”
史纪欢 六(1)班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随着“嗒嗒嗒”的几声脚步声,走进来一位身穿旗袍,面带微笑的人,这个人便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王老师,说起王老师的课堂,我还真能说上个三天三夜,因为王老师的课堂实在是太有趣了,比如:有一次,王老师拎了一袋橘子进来,发给我们一人一个,我们开心地拿着橘子玩来玩去,可我们班个个都是小吃货,经不住橘子的诱惑,剥开橘子皮,就一口吞了下去,王老师坏坏一笑说:“哈哈,你们吃了橘子,可要写作文哟!”我们却马上动笔开始写,因为这样下次王老师才能再拿好吃的给我们吃!
瞧,王老师的课堂多有趣,在上课的同时能把幽默带入课堂,让我们不会走神,能认真听讲。
魏含芮 六(1)班
▼
【校长眼中的王老师】
王燕是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的一名班主任、语文老师、教科室副主任,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有情怀、负责任、敢创新的好老师。
有一些热爱,口号看似很大很大,其实事情却是很小很细,有时甚至需要你特别用心才会体会到。王老师对学生的爱如涓流、似流水,细长而柔绵。当孩子学业上有困难时,她会利用下班的时间默默陪伴着他,给他讲解,为他释惑;当孩子情绪上有波动时,她会悉心聆听,感同身受,指点迷津。难怪她班里的孩子常说“王老师总是为同学们着想”。我想,一个心有学生的老师一定是个好老师,用色差去诠释情怀,一笔一画,目之所及皆为斑斓。
什么是负责任的老师?用王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是我的事情,就应该把它做得最好!”她负责明仁师院的教师培训工作,从方案的制订、行事历的细化、专家的邀请、每一次活动的实施……她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师院的培训主题是老师当下的难题,从教学到论文再到课题,这样的主题要让老师做到全身心地投入是不容易的,但是王燕她做到了。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我想,一个手握责任的老师一定是位好老师。
如果你问语文老师:“什么内容最难教?”他一定告诉你:“作文!”但王燕偏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她的游戏作文和专项作文练笔很有自己的一套,并且已经形成了课题研究、论文成果和精品课程。孙中山先生曾言:“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我想,这一天我们是可以期待的。当然,教学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还是学生,“王老师的作文课‘色香味俱全’,带给我们无数的快乐”是孩子们最到位的评价。我想,一个老师的课堂,如果可以让学生眼中有光,那么一定是最幸福、最有价值的课堂。
心有学生、手握责任、敢于突破,这就是王燕给我们大家的一个初印象。人是会成长的,相信随着岁月的打磨,王老师也会迈向更为丰盈的成熟。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
郁明
“混世魔王”被感化,小“暴脾气”融入班集体......“先天+后天”两手都抓,她成了家长同学口中的明星老师
杭州这位90后女老师的对学生有一套“抓心”秘笈~ 她说:爱就要“用心”,信任就要“留白”
她是学生口中的“仙仙姐”,她“用力”爱学生的同时,收获了学生更多的爱~
夏衍小学这个老师很传奇连家长都羡慕孩子太爱她~学生犯错,她会找私密空间谈心;学生进步,她会自费挑选礼物相赠 。
“好成绩都是鼓励出来的,学生是这样,老师也是。”这位全校公认的“暖男老师”,有他为人师表的独到方式
杭州有位老师,她每天抱着学生批改作业!朋友圈还持续更新“小屁孩日记”
她的数学课堂被校长称赞“免检”,20多年,她下功夫读懂每个学生的心……
全班33个孩子都喊她“妈妈”,她把班级变成图书馆,把学生们的文章统统编成书……
她说自己从来没遇到过“刺头”学生,别人为之惊叹的时候,她却这么说......
他和他的音乐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竟让全校师生如痴如醉!
文 / 时报首席记者 王贞颖
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 / 制作 王王王王司令
审核 / 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