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丁简)
又见牡丹
文/王书芝
我第一次见牡丹是在洛阳,留下了“黑牡丹”的戏称。得体的黑色衣衫,含笑的眼眸,灿烂的笑容,依偎着盛开的白牡丹,端庄、自然。当时唯独错过了黑牡丹,这一错就是二十年!
而今,家乡有了牡丹园,趁着“五一”假,着一身浅装,弥补错失黑牡丹的遗憾。 “人和牡丹一样多”“人比牡丹还要多”不时听到这样的慨叹。
园里的牡丹,红的灼灼如火,白的玉骨冰心,紫的端庄大气,粉的娇艳婀娜,黄的金贵耀眼。引得游人不时跳进地里与牡丹合影留念。护园人手持喇叭高声呼喊:“不许进地,不许进地——”拍照者手机不停地闪,拍完红牡丹拍白牡丹,护园人轰走了这个,又来了那个。“走啦!走啦!”喇叭声响成一片,让人联想到赶羊暮归的场景。
可爱美之心禁不住牡丹的诱惑,我和同事决定到人少的地方偷拍两张。“走啦!” “走啦!”刚一拍照,护园老人像个土地神一样,突然冒了出来,脖颈上血管高高鼓起。我和同事面红耳赤,颇为尴尬。
“师傅,您看,这么漂亮的美女不和牡丹合个影多遗憾呀!”我一边走一边调侃,打破尴尬局面。老人那高八度的吆喝声,一下子降下来。“你们该照照,我该喊喊。我不喊,让领导看见了不端我的饭碗?”脸上写满了慈祥、善良。
“走啦,走啦--”最后一个词还没被消化,他又吆喝起来。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
(责任编辑:刘月新 制作:刘珍 542字)
作者简介:王书芝,笔名,冬阳,中学高级教师,邯郸市峰峰矿区作家协会理事。大学本科,文学学士学位,喜欢文学和朗诵。用文字涂抹生活,用声音传递真情!
主播简介:章涛,本名谭章栓,在场主播。曾任邯郸市广播电台新闻台交通台主播,某企业电视台主播、报社记者编辑,现某企业工会职工创新基地主任。
在场微散文第十二期主题
“一月复一月,此月又过五。两轮日月何奔忙,百年弹指如虚度。”
五月一到,一年快过半了。农事正忙,不看桃红李白,惟叹光阴如梭。宋代诗僧释惟一的诗,呈现了岁月的易逝与人生的奔忙和虚妄。
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竞赛,2017年5月主题:月已破五。
以你独特的慧眼,发现五月的秘密与价值。
在场微散文第12期征文一人一稿,上限为550字,必须是原创首发(如其他平台、网站、论坛及报刊已发的,请勿投)。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作者和字数,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简介写在文章下面(请将正文放大为小三号字,标题小二号字加粗),并注明所在地。截稿日期为2017年5月25日。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微散文奖
在场微散文群,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旨在宣传、交流、倡扬在场写作。
在场微散文,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主张通过在场性、微叙事、快节奏的书写,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
在场微散文奖,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每月一期,每期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分别奖给500元、300元、200元奖金,并颁发获奖证书;优秀奖若干名,赠送“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颠覆城堡》和《在场》杂志,颁发获奖证书。其它优秀作品赠送《在场》杂志。
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29个省市区。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首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二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三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四期
在场微散文第4期颁奖号外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五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六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七期
在场微散文2016年度奖颁出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八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九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九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一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1(1~4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2 (5~9期)
在场微散文第10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11期目录
周闻道 | 微散文:文微意宏的时代叙事
在场微散文奖征文2017050060
在场管理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在场编校:宁静(组长)、袁志英、钱昀、刘月新、刘小四、偏说、杨培铮、六六、刘爱国、李慕云、李世琼
在场朗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杨丽、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万军、冯露西
在场阅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高影新、鸣谦、楚歌、林中蔓青、齐海艳
在场制作:刘珍(组长)、相相、王金梅、宋小铭、四季芳、谭丽挪
特约评论员:草原凤凰、乔民英
投稿须知
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留言和赞赏功能,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s://www.zczy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