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时,不少网络壶评家,说得刻薄点儿,好比是一台戏里匪兵甲临时串演刁小三,赶着开锣硬充角儿,拿着“白话”裹乱、蒙人。
传授的所谓经验,不过是道听途说,贻笑大方,赶上以下这样的,您可以直接把他列入“半瓶醋”的黑名单了。
『忽悠一』
倒立不掉盖才是好壶
有些“高手”对紫砂壶气密性的判断标准是:在壶里装满了水,按住壶盖气孔则壶嘴不出水,按住壶嘴反过来不掉盖则说明气密性好,反之则逊。
解释这个误区,可以洋洋洒洒的写一篇关于压强的物理学论文。
简单来说,并不是所有的紫砂壶都可以倒立,有些气密性好的壶也会掉盖,这是由壶型决定的,例如对石瓢用这种手法检查气密性则徒劳无功。
『忽悠二』
嘴、口、把三点一线才是好壶
经常有所谓的“砖家”如是忽悠:紫砂壶盖取下,倒扣在桌面上,壶嘴、壶口、壶把三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就是好壶。
乍一听蛮有道理,其实,紫砂壶作为手工艺品,在粘合时不可能做到各部位角度丝毫不差。
一概而论的“三平”手法,好比是书法初学者,嘲笑苏黄米蔡写字难看,反而去推崇馆阁体,真真是气死做壶师傅。
『忽悠三』
倒茶时茶汤不能从壶口流出
从功能上看,要求紫砂壶的造型要端拿便利、出水顺畅、倒茶收水不流涎,目前看来,前两点比较容易做到,做到第三点却并不容易。
壶流的形状、长度、出水孔的造型等,决定了一把壶能否“收水利索不流涎”,但是,壶流的形状、长度、出水孔的造型又都必须与壶型相匹配。
有些壶型如“龙蛋”“西施”等,壶流的特定形态就容易流涎,当然,严重的流涎也是不允许的。
『忽悠四』
壶盖敲壶身,听音辨好坏
很多壶友买壶的习惯不好,看到一把壶就用壶盖敲敲壶身,说是想听听声音够不够响,清不清脆,让卖家哭笑不得。
这种方法也许可以简单的判断紫砂壶的烧结程度,但是对于分辨泥料的好坏,做工的精细,并没有任何意义。
想听声音的话,应该去买乐器,对着一把壶敲敲打打的,伤壶不说,还容易被玩壶者不齿。
玩壶玩经验,时间一长便有宗可法、有论可依,但切忌盲目自信、闭门造车,更忌将一切经验性的评估简单化、机械化、教条化。
由乱玩到思考,由道听途说到深思熟虑,离一个真正的玩家,也就不远了。我是一名紫砂艺人,有任何疑问,上图有找到我的方式,期待与您切磋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