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楼兰
诗词歌赋 | 古风小说 | 古装影视| 古风测试 | 历史趣闻
「古风志同道合者加qq群113919521」
「古风内容投稿加写手群559380337」
在中国古代,姓、氏、名、字是四种截然不同的东西,直到近代,才归类为「姓氏」和「名字」两个单元。
一、姓
《说文?女部》:“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从女生,生亦声。” 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族属共有的一个名称。是母系社会的产物。 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姚,妫,姒。多以生长的地名为姓。 社会职能——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同姓不可通婚。
女性的姓比名重要,古代如何称呼女子:
未嫁女子:排行+姓(孟姜,季芈)
出嫁后:
1、出生国国名+姓(齐姜,晋姬,秦嬴)
2、配偶受封的国名或邑名+姓(秦姬,息妫)
3、配偶或本人的谥号+姓(武姜,昭姬)
二、 氏
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同族人分支以后各支的称号。是父系社会的产物。
来源如:官爵,职业,技艺,国名,采邑,地名,祖父的字或名等。 氏是区别于男子身份地位的标志。
上古贵族男子只称氏,不称姓;平民只有姓没有氏,奴隶只有名没有姓。
小结: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岀,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兮。 姓者统于上者也,氏者别于下者也。 姓别婚姻,氏别贵贱。
战国以后,姓与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统称为姓。“氏”成为女子专用的称呼,一般在姓后加“氏”即可。
三、名和字
婴儿三个月时由父亲取名;二十岁行冠礼时,由来宾命字;女子十五岁许嫁行笄礼时取字。
“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字是从名孳生出来的: 《白虎通?姓名》:“或傍其名而为字者,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
名和字的关系: “字”又称“表字”、“表德”,即表述名所用之字,或阐明名的性质、含义。
名表谦称,字表尊称。
现代人一般有名无字,统称名字:
名字中蕴含美好寓意;
名字往往反映时代风尚;
名字常常标志一个家族内部的辈份。
如孔氏家族命名以“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八字为辈份序字。
四、号
号有别号、谥号与庙号,别号又称别字、雅号。
文人学士多自取号,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可以是两个字或更多的字,往往是个人个性的显示或独特的标志,表示喜好、志向、愿望、特长或情趣等。
其他——
以官爵、地望来称呼人。
唐代诗文常见以排行相称。
诨号
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死后,按其生平德行,朝廷给予的一个称号。
·END·
你可能还会喜欢:
(戳蓝字即可阅读)
● 原创稿都源于古风楼兰作者编辑:暮春
●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盗版必究。
● 转载的稿件我们没有二次授权的权利,请自己联系原创作者。
● 投稿或商业合作: ✉ 1302697963@qq.com
● 免责申明:有些内容源于网络,没能联系到作者。如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