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也正如他所说,当人的栖居生活通往远方,高空的光芒照耀人类,如同树旁的花朵锦簇。
诗意地栖居在于吟诗弄画。可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它可以如《陋室铭》中描述的那般,即使小屋“羞涩”,却也仍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诗情画意,不因案牍而劳形,不因丝竹而乱耳。诗意地栖居也在于拥有一颗感情丰富的内心,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还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仰望历史的长河,迁客骚人,困顿潦倒,尚且诗意栖居。
乌台一诗,被贬黄州;沙湖遇雨,吟啸尚且徐行,虽遭贬谪,东坡仍手执竹杖,脚踩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诗意地栖居,是他那份直面人生的潇洒旷达。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然而即使牢愁满腹,却也仍旧发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得绝唱。
诗意地栖居是什么?
或许是嵇康赴死时坦然奏起广陵散的从容,或许是陶潜归隐田园的旷达,也或许如你所熟知的丰子恺在《豁然开朗》里说的那样,“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是的,当我们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凝视着我们。虽然生活充满劳绩,也总会有种种不如意,但是我们尚且可以选择诗意地生活不是吗?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我时很近。”顾城短短的一篇小诗,却也形象的的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沟壑。现代社会,为了人与人之间的方便,所有的一切都变得千篇一律,你尽管可去看那随处可见的“低头族”,脸上是否贴着同样的标签?
如果我们不再充满劳绩,那便抬头看看周围的世界,或许是春天的芽尖柳绿,夏日的浅浅清潭,秋日的丹桂飘香,亦或是冬日的暗香浮动,而我们只要留心观察,便也算诗意地栖居了。
大道至简,而丰富的灵魂正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