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子介,记得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分享精彩与感动,也是分享一份对世界的关怀!
一
我到了山海关,是一个太阳下山的时候。
夕阳西下,光霞漫天。
山海关长城如游龙入水,长潜海中。关城远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我和我的单车,拖着长长的夕影,孤独在浩瀚的渤海边,长城下。
海浪磅礴,滚滚而来,前赴后继的冲向岸边礁石,瞬间被撞击的粉身碎骨,化作一片白腾腾的水花泡沫,又顷刻之间消散于大海茫茫的万古静寂。少顷,又一浪潮头滚滚涌来,又是粉身碎骨,又归于静寂。。。
如此,一循环往复,便是亿万年!
海浪滚滚,犹如号角呜咽,皮鼓声声,又似铁蹄杂踏,战马啾啾。
山海关,建关至久已愈千年。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历朝历代,此处战事尤为酣!
而此刻,大海,雄关,巨浪,秋风,狂沙,烈日,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巨手,顷刻之间,将我拉回到历史深深的漩涡之中。。。
此刻,有风吹来,迎面,西风,很烈。
我知道,很久以前的某一年,某一天,也许,也是这样的西风烈烈,只不过,此刻的渤海湾,长城下,只有我子介一人,单车独行。而当年,此地,曾经来过数不尽的千军万马,无数次的金甲铿锵,今日的西风,吹走了当年的不知道多少的战场冤魂与英魂,今日的海浪,也不知道曾经冲走了多少的累累白骨,也冲走了多少的贪婪罪恶,以及多少的荡气回肠!
二
今天,我登上了山海关的关城,环顾群峰如海,碧海滔滔,感受着西风烈烈,浪花声声。
我抚摸着斑驳的老城墙,眺望着关外的万里田园,心中拼凑着那些早已经尘封在历史记忆中的陈年往事。。。
如歌,如啸,如烟,如梦。。。
距今1435年前的一天,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结束长达四百多年战乱而统一中华大地的雄才伟略的一代明主隋文帝,为了防止蒙古人南下,在此修筑了一座城关 - 榆关。至此,此关成为隋唐两代数征高丽的前头堡。中华历史上无数铁马金戈的故事,开始轮番上演!
距今1373年前的一天,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明君典范太宗李世民,为了唐帝国的边患永安,亲征高丽未果,至此而返,遗恨此关!
距今1080年前的一天,五代时公元938年,中华历史上的千古罪人后晋石敬瑭,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将此关在内的中国北部防线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人,至此,使得两宋长达319年的中原大地,再无险可守,时时刻刻处于北部游牧民族的烧杀劫掠的无边民族灾难之中,使得两宋统治期间的319年内,中华大地再无机会崛起。
距今895年前的一天,北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金兵攻破此关,掳走北宋徽钦二帝,宋王朝半壁江山沦为胡掳,即改变中华历史走向的靖康之耻!
距今637年前的一天,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十四年,也就是1381年,一个叫徐达的一代名将率大军入此关,且将此关修建延伸到渤海边。自此,这里,成了长城万里东入海的地方。因其北倚燕山,东连渤海,故改名:山海关。
再后,历经洪武、成化、嘉庆、万历、天启、崇祯六朝修筑,耗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前后用263年时间,建成了中华古代战争攻防体系中绝无仅有的七城连环,万里长城一线穿的军事城防系统。自此,山海关以其形胜险绝,尤其成为北阻满清的天险,战略地位取雁门关代之,跃居长城九塞,成为名闻遐迩的:天下第一关!
从此以后,历史上的荡气回肠金戈铁马事,几乎半出于山海关。
仅在明末的二十多年年,战死在山海关的总兵,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军长级别,就达到13个,战死的总督3个,相当于今天的军团总司令。
在这里,当年曾经有一个叫袁崇焕的文人,在国事飘零的危难中,毅然投笔从戎,单骑出关,为这个民族洒尽了所有的热血与抱负。
在这里,山海关第一任总督汪可受移大军镇于此关,督战辽东。
在这里,数令满清闻风丧胆的猛人熊廷弼驻军此关,连十数战,无一败绩,令满清八旗兵闻风丧胆,后使离间于明朝杀之。
在这里,中国明代历史上最伟大卓绝的战略家孙承恩,苦心孤诣,以此关为后盾,构筑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唯一无法被攻破的奇迹:关宁锦防线!
在这里,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与明末李自成大战于山海关。此一战,又一次从根本上直接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
在这里,明末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将军秦良玉镇守山海关,内平叛乱,外敌清兵,以一介巾帼不让须眉的区区女儿身,在中国历史上书写出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悲歌!
满清入关以后,山海关失去了战略作用,成了满清皇帝狩猎祭祀之地。
距今118年前,晚清光绪26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山海关,旬月之间,北京城破,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园林巨构万园之园- 圆明园被烧光杀光抢光,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屈辱史,自此开始!
距今96年前,民国11年,1922年,直奉军阀混战于山海关,中国近代史的军阀割据混战拉开序幕,民族灾难开始加剧!
距今85年前,明国22年,1933年,日本侵略者攻破山海关,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开始蔓延。
距今73年前,民国34年,1945年,八路军冀热辽部队联合苏联红军与日军大战于山海关。此一战后不久,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
距今72年前,民国35年,1946年,国共双方激战于山海关,开创新中国的解放战争,拉开序幕!
新中国建立以后,历经千百年战火洗礼的山海关,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结束了铁马金戈的烽烟岁月,开始以全新的姿态成为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其满身的战争创伤,仿佛向着今天和平年代的人们,无声诉说着那些或悲哀屈辱,或荡气回肠,或铮铮铁骨的峥嵘往事,并告诉今天的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和平,安定与幸福,来之不易,当自珍惜!
三
以后孩子的好奇心和疑问,由谁来为孩子解答
在山海关关城上,有很多当年明代城防将士的青铜塑像,用意是展示当年各种城防战术。比如什么兵种负责干什么事,什么兵器什么情况下使用。
一个孩子问妈妈,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孩子的妈妈什么都不知道,每次回答孩子的提问都是:呵呵,我也不知道,估计是拍电视呢。。。
我停住脚步,走到孩子跟前,和孩子说笑逗乐了几句,孩子开始很喜欢和我玩。我这时候就说,孩子,你想知道那些人和那些东西是干啥的吗?
孩子就急切的说,想想想,叔叔快说。。。
我就带着孩子一个一个的给孩子说,用孩子的语言去讲给孩子听。
孩子的妈妈跟在后边,一直提醒孩子,不要亲近陌生人,好几次拉孩子走,孩子闹着就想听我讲那些东西的故事。
转过一个关楼,遇到了另外一个家庭,也是爸爸妈妈带孩子的,孩子指着山海关关城的翁城问爸爸妈妈,那是什么,怎么是那个样子?
孩子的妈妈说,我也不知道。
孩子的爸爸说,那是以前人家的后花园。。。
唉,孩子的教育是个大问题啊。
你想让孩子成长,首先就需要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就要让自己做到什么样的行为。
缺失这么多,到底谁之过?
在山海关城楼上,天下第一关匾额下,一个长的标致,打扮的油头粉面的男导游,正在眉飞色舞,唾沫星子横飞的给前边的一大群游客讲这几个字的来历。有人问,那几个字是谁写的?
导游说,是王羲之写的。还讲了一个故事,大概说是朱元璋时候,听说王羲之的字好,找人请王羲之写的。
我在旁边听着实在控制不住,一口笑喷。
人们的眼神瞬间怪异的看向我。
我定了定神,和他们说,导游说错了。
山海关的命名是明代,而王羲之是晋代,中间相差一千多年。朱元璋找王羲之写字,那时候王羲之的骨头都早在几百年前化成灰土了。
事实上,山海关上的天下第一关匾额的题写者,是一个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历史之谜。
两种声音最大的说法是,一种认为是明代成化年间的进士,书法家萧显写的。
另一种声音认为,是明代嘉靖年间的权臣严嵩题写的。
不过,实事求是的讲,萧显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当时萧显的品阶不高,应该没有让皇帝召见题写的资格。而且,据现存的萧显手迹比对,也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严嵩的可能性很大,因为第一,严嵩的学历够,品阶够,社会声望也够,影响力更是没的说。关键是,依据现存的严嵩手迹比对,每一处每一划的笔迹,几乎都如出一辙。
男导游好几次打断我的话,我没有理会,坚持给游客们说完。
这时候,游客中有很多人开始骂我叫花子多管闲事。。。
我笑笑,离开了。
离开的时候,男导游和大家说,大家别听那人胡说,我们都是经过严格考核的,我们的导游词也都是由国家专门研究的教授学者制定的。。。
我听到一个妈妈对孩子说,听到了吧,导游叔叔说的你都记住了吗?
孩子大概十几岁,应该是四五年级的样子。孩子嘟囔的说,我们老师也说过,朱元璋和王羲之不是一起的。。。刚才叔叔是对的。
旁边几个中年男人,给那个年轻的妈妈帮腔说,就是,人家这导游是专业的,是权威。。。
后来,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沉思中,我感到了一种凉透脊背的悲哀。
当前社会上大多数民众理解能力的缺失,辨析能力的缺失,思考能力的缺失,内心阳光的缺失,甚至是素质的缺失,以及一些起码常识的缺失,到底谁之过?是社会制度尚未健全使然?还是教育根源使然?
这样了解世界的方式,让我感受到了悲哀和恐惧
在关城下边的广场,有袁崇焕单骑出关的青铜雕像。我在雕像下坐着发呆。袁崇焕是我读明史的时候,思考最多的一个历史人物。所以,我在他的雕像下,坐了很久很久,想了很多很多。
正想间,一对情侣迎面过来,女孩子问男孩子,这是谁?关公吗?
男孩子想了想,说,应该不是吧,电视里关公胡子长。
我插嘴对他们说,这是袁崇焕,是明朝晚年的人。他原是文人,后来因为国家战乱危急,投笔从戎,以他卓越的军事天分得到崇祯皇帝赏识,提拔为将军守辽东,和满清作战多次,多次以少胜多大胜,还在兴城一炮轰死了努尔哈赤。后来因为朝廷内官员的政治派系争斗,和皇太极的反间计,被崇祯凌迟活剐了三千多刀,死后被老百姓骂了几百年,是一个被冤死的英雄。
男孩子这时候在女孩面前抖了一个机灵,说,回去多看看电视剧,里边都有。。。
我瞬间就震惊了,原来,现在的年轻人了解历史都是从电视剧里,现在的人了解世界都是从手机里。。。
这对于一个人,甚至对于一个民族的未来,实在太可怕了。。。
这么一大把年纪算是白活了
在山海关的靖边楼,几个老头子显得学问满满的边走边聊。
话题有关于长城到底是干什么的?
一阵紧张的讨论之后,其实就是一阵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之后,我听他们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万里长城是古代皇帝的后花园,是古代的皇帝闲着没事儿玩耍狩猎看风景的地方。
唉,我听着不由得仰天长叹。若当年的秦皇汉武朱元璋辈听到这几个老头子的如此见识,想必那几块棺材板儿都快摁不住了吧!
这个三观毁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几个老头子这么一大把年纪,算是白活了。。。
公务员的见识真高
我在准备进去的时候,正好有一大帮的外地旅游团,刚刚从里面出来,看样子、听说话、观做派,应该是一群外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旅游的公务员,一大群人叽里呱啦的,还离得几百米远,就已经感觉到了声震于耳的良好效果。有如飞过来一群麻雀,嗡嗡呀呀,叽叽喳喳,从我面前横扫而过。麻雀过去之后,我的耳朵里面就留下了他们在这群里麻雀之间所听得最多的几句话,比如:什么破鸡巴玩意儿,什么破地儿,一点意思都没有,就是几块破砖头烂石头垒个墙壁,就说是什么历史什么景点,就是骗钱的。。。
这群麻雀飞过之后,我心里面就在想,像这样的这麻雀飞在政府的各个岗位机构,凭我目前有限的脑细胞,我真的想象不到他们能干出什么非凡的业绩来。。。
关于吴帅哥和陈美女当年的罗曼史
在靖边楼附近关城的城墙上,一个长发飘飘,满身香气的导游,用一种嗲声嗲气的语言对着一大群穿着一样旅行社服装的游客,介绍着他们所在的这段城墙的历史。
她说,当年吴三桂与李自成就在此大战,我在边上听的好笑,就自言自语了一声,净胡扯,当年吴三桂与李自成大战的地方,根本就不在这里,而是据这里有15公里之外的地方,那个地方叫九门口,又叫一片石,地处辽宁与河北的交界之处。
过了一会儿,这个嗲声嗲气的美女导游,引领着一大帮稀里糊涂的游客继续往前走,美女导游边走边解说,说是当年吴三桂与陈圆圆的爱情故事也是发生在这里,提到这种几百年前的八卦新闻,人群中立马来了兴致,男男女女瞬间来了兴致,然后这个美女导游就展开了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说陈圆圆当年和吴三桂怎么样在山海关认识,在山海关恋爱,万恶的李自成怎么样在山海关抢走了陈圆圆,无辜的帅哥吴三桂怎么因老婆会被土匪抢走,而冲冠一怒投降,等等等等胡说八道一大堆,没有一句有水平的话,我实在听的有些忍不住,毕竟人群大众也有好多小孩子,这不是光天化日睁着眼睛说瞎话会误人子弟的。我的多管闲事毛病又犯了,我就走过去和人们说:
这个美女在和你们开玩笑,当时的历史事实是这样子的:
陈圆圆是典型的江南美女,她的老家在常州,是当年南京的秦淮八艳,在明朝末年的乱世动荡当中,陈美女有一次外出被人抢走,抢到了北京。在北京的一个官府里唱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帅哥吴三桂,吴帅哥立马就被陈美女的倾城绝色和动人的歌侯所打动,帅哥美女,干柴烈火,一见钟情。而这时候明朝东北部的战事边患,已经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土地落入了满清的手中,而关内的农民起义如李自成,张献忠的匪患也越来越严重,声势越来越大,就在陈美女和吴帅哥干柴烈火热恋的时候,朝廷将吴帅哥直接调到关外,驻守山海关抗击清军,结果吴帅哥还在山海关兢兢业业的砍女真人的时候,明王朝的都城北京却被李土匪攻破,无帅哥一下子失去了政治靠山,成了没娘的孩子,这时候正准备想着投降李土匪,结果李土匪毕竟是土匪,到底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没有文化就见识短,所以没有管好手下。他的手下一个叫刘宗敏的二土匪就把陈美女给抢走,吴帅哥一看自己的热恋中的情人,被二土匪抢走了,一口恶气咽不下,就干脆一怒之下投降了清朝,并且请求满清的多尔衮调集大军,帮自己一起剿灭李土匪,于是吴帅哥和多尔衮两家联手,与李土匪在山海关大战一场,三下五初二就把李土匪给干掉了,并且一不做二不休杀到北京,赶走李土匪,又夺回来了陈美女,后来满洲人在北京明王朝的皇宫里成帝,也就是顺治皇帝,事实吴帅哥跟了满清王朝以后,便开始不认明王朝,在此后的十几年内吴帅哥是兢兢业业,帮助满清把明王朝这边的一老遗遗少以及各种冲冲欲动的反抗力量杀了个一干二净,从北京一直杀到南方,从东南一直杀到西南,甚至杀到缅甸把逃亡缅甸的南明皇帝给揪出来砍掉。顺治皇帝觉得吴帅哥帮助自己砍人有功,就给他封了个平西将军,把他封到了云南,陈美女也随着吴帅哥一起到了云南,吃香的喝辣的。但是到了云南以后却发现,吴帅哥周边是美女如云,而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吴帅哥也不再是当年的小鲜肉,变成了老腊肉,而自己年老色衰,在众多的美女中也就渐渐失去了竞争力。于是陈美女的晚年在凄惨孤独的念佛声中,寂寞的走完自己的一生。
吴三桂也有当年的吴帅哥成了后来的老油条,他的一生基本上都是不安定和反叛的一生,明王朝在的时候,他先是反叛明朝,准备投降农民军李自成,结果李自成抢了他的女人,他就投降了清朝,投降了清朝以后虽然帮助清朝砍了很多的人,但却一直都和原来明朝遗留下来的部分猛人们一直勾勾搭搭藕断丝连,一直干着类似于反清复明的勾当,后来觉着不过瘾干脆自己当了皇帝,皇帝干了没几天,就被比自己还猛的康熙给干挺了。
于是当年轰轰烈烈,被吵得沸沸扬扬的反清复明,最终也就成了一个屁给放了。
这就是当年的这段恩怨纠结。
终其一路走来,一个深深的感觉是,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对于思考和辨析能力实在是失去的太多太厉害了,以至于会出现以上这种种笑话。而关于这个话题,限于篇幅所限,我将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专门阐述。以各种我亲身所经历的事实来阐述这件事情来源以及有这件事情所引发的思考和社会的反思,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我的这个微信公众号:子介。
微信中,添加朋友栏里,点击最下面的公众号,然后在最上面的搜索框中输入子介,点击关注,就可以关注我的所有文章与所有动态了。
今天就先说到这里,
今天是我大名单车骑行65000公里,寻梦中国的第279天,我现在已离开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