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捕
The Hunt
对,你没听错,美美的。
BBC出品,自然类纪录片巨作。
共7集,单集片长60分钟。
豆瓣评分高达9.8。
视效堪比《阿凡达》,配乐直逼《加勒比海盗》。
凡是看过的人,都会喊出这两个字--
震撼!
Yahoo TV更是直言--
每一秒都不容错过。
这话一点儿没夸张。
《大鱼海棠》有没有为国漫树立新标杆有待商榷。
但Sir要说,《猎捕》为自然类纪录片树立了新标杆。
从画面来看,每一帧都美如画--
北极。
冬天来临时白雪飘飘
极端天气下自然形成的冰雕
夏天来临,冰雪初融
海洋。
成群的飞鱼跃出海面
蔚蓝的海洋中,海豚划出优美的弧线
森林。
阳光透过树叶,好似佛光普照
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北方针叶林
大场景美到让人窒息,细节方面,照样精彩绝伦。
拍变色龙。
眼睛
爪子
看看这皮肤的质感。
构图、色彩、光效,都绝了。
《猎捕》,主题是猎捕者和被猎捕者之间的战争。
弱肉强食这个主题,不新鲜,很多自然纪录片都玩。
但难得的是,《猎捕》玩得不一样。
它的切入点--从猎捕者的视角,展现猎食行为最戏剧性的那一刻。
这样的纪录片,看起来就跟惊险大片差不多--
尼罗鳄,慵懒地躺在河岸。
距它上一次进食已经是一年前。
现在的它饥肠辘辘,正耐心等待着下一顿美餐。
它潜伏在河中,等待饥渴的牛羚。
牛羚们一齐下河喝水,似乎没意识到潜伏的危险。
就在你为牛羚担心时,河中冒出了一只……
河马。
虚惊一场。
这个小插曲瞬间化解了之前营造的紧张感。
可就在你放松的一小会儿,尼罗鳄从水中一跃而起,咬住了牛羚的脖子。
带给你更大的刺激。
这种手法不就是电影里常用的吗?
紧张,松一下,再紧张。
与赵忠祥式的娓娓道来不同,《猎捕》主创想要的,是精准地影响受众的每一个生理反应。
这样讲故事,才够刺激。
再说北极熊猎捕。
它瞄准了猎物--一只在冰上休息的海豹。
但海豹周围全是融化的冰洞。
一旦海豹意识到北极熊的存在,它可以瞬间通过冰洞逃生。
机智的北极熊从冰下游到最靠近海豹的一个冰洞,打算趁其不备给它致命一击。
片中甚至出现了模拟北极熊在冰下主观视角的镜头。
你以为北极熊会得逞?
不,它越游越远了……
最初,距离不过几米。
然后就远在天边了……
……原来北极熊里,也有2货的存在啊!
蠢萌的情节,配上轻快活泼的BGM,实在把Sir笑屎了。
这种人性化的小插曲,跟单纯反映动物习性的纪录片相比,更加珍贵。
镜头语言,也很有大片质感。
森林中逆光镜头的运用不仅美,而且营造出一种静谧幽深的氛围。
航拍镜头展现猎捕行为,大气磅礴,仿佛给观众开了上帝视角。
非洲野犬猎捕牛羚,时速达40英里每小时
延迟摄影表现暴风雨来临之际的天空。
给人风云莫测的即视感。
许多过渡镜头,完全匹配对白(这剪辑肯定是处女座的)--
当解说词说“直到游戏规则随着秋天的来临而改变”时,画面如此变换。
森林由绿变黄
当解说词说“等待夜幕降临”时,画面又瞬间变了。
光线由白天变黑夜
不仅细致,而且简洁。这样的过渡,怎么会不自然流畅?
星爷的《功夫》里,十二路谭腿被六指琴魔击杀时。
先是猫被杀。
注意墙上的影子
接着人被杀。
不直接拍杀戮镜头,而是用影子来表现。
《猎捕》里变色龙攻击螳螂,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森林中,一条变色龙伸出舌头,击中螳螂,一口吞下。
同样不直接拍,而是从树叶底下拍。
怎么样,是不是看起来更惊人?
这样精心设计的镜头,底下的功夫可想而知。也不知主创到底试了多少种视角,才最终选定这个。
人家制作团队又有水平,又还用心,怎么比。
真正难拍的,还是蓝鲸猎捕这一集。
蓝鲸,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生物。重达200吨,体长30米。
在此纪录片之前,世界上有关蓝鲸的图像资料,都少得可怜。人们根本不知道它如何猎食。
但摄制组历时两年……对,两年……才终于拍到了蓝鲸进食的影像。
当时,两名摄影师潜入水下。
惊险的一幕发生得非常快--蓝鲸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就在摄影师脚下。
它一张口就吞掉了成群的磷虾。
两个摄影师不得不紧急规避。
海面快艇上的人一看蓝鲸出现,也吓到了。
之后还兴奋地打赌:“我赌他拍到了,他一定拍到了!”
而摄影师刚刚鲸口脱险,显然也被吓得不轻。
但他们当时没有立刻浮上水面,而是选择……继续拍。
我想“好了,它走了”,我们觉得“还挺惊险”
于是我打算再拍一次磷虾群
果然,它张开大口,又来了一次
要不,就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些画面了。
事后,这两个“不要命的人”表示: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我见过最惊险、最精彩的场面
我依然……依然无法从刚目睹的场面中缓过神来
这种拿命换的画面,绝壁是让人永生难忘的经历。
说到这Sir就好奇了:这么不要命的团队,之前干了啥?
顺手查了一下--原来,《猎捕》团队曾经制作过《地球脉动》《蓝色星球》等纪录片。
看这高得吓人的分数,怎么办到的?
除了舍得时间金钱--
《地球脉动》拍了5年,制作经费约为1700万英镑,合约人民币两亿。
《猎捕》拍了3年,足迹踏遍30多个国家。
关键还舍得用心,舍得用命。
传闻此前BBC在拍纪录片时,摄影师躲在一个物体里拍大象。
大象突然朝他冲过来。
大家都觉得要准备后事了。
但还好,摄影师逃过一劫,躲过了踩踏。
事后导演冲过来,第一句话并不是“妈妈咪呀,你有事没有”。
而是“你刚才开机了吗”。
别说冷酷,这就是专注,这就是专业。
靠这种精神做出的东西,才能甩别人几百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