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江苏盐城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官方微博@盐城交警 发布的交通规则提示引发了网友关注。这天下午,“盐城交警”一次性发出两张海报,提醒骑电动车的人们遵守交通规则。一张海报的文案为“像我们这个年纪,骑电动车一定要记住戴安全头盔,否则会被开奔驰宝马的同学认出来”,另一张海报的文案为“像我们这个年纪,骑电动车一定要记住停车不越线,否则在路口会被开保时捷路虎的同学认出来”。(12月28日澎湃)
做好宣传工作是我们所有部门的重要内容,宣传工作不能高高在上,味同嚼蜡,这是必须的。宣传工作,应该接地气,应该宣传到群众的心坎上,这是应该的原则。但是,宣传工作接地气,不是接俗气。
笔者认为,这样的宣传不是接地气,而是接俗气,是媚俗宣传,发生了价值观导向错误,不能要。毕竟宣传标语就在街道上,应该成为正能量的辐射源,成为社会文明的教材。比如,如果孩子问到这样的宣传语,我们大人如何解释呢?难道说人应该虚荣一些,人应该避讳一些,等等,这显然是不对的,做人应该坦荡,阳光。宣传应该是引导人向上,向美的,不应该虚荣。
不过,现实中,有些宣传者就是把接地气当成接俗气了,他们认为俗气就是地气,他们认为俗气可取得短期的轰动效应,。不过,这是迎合人们的俗气心理,这是媚俗,这是倡导不健康的价值观,作为宣传者,是必须坚决拒绝的。
其实,只要我们从接俗气的阴影中走出,完全可以在接地气上焕然一新,生动鲜活,比如,我们可以说冬天戴头盔保暖,夏天戴头盔防晒,春秋戴头盔防风,雾霾天防雾霾,等等,我们可以从保护公民身体健康,美丽容颜等角度去做好宣传,同样是接地气,而且可以收到好的宣传效果,而且合情合理,传递正能量,何乐而不为?
其实,一些宣传者之所以接俗气不接地气,很大原因还是自己俗气,是用猎奇思维做宣传,而不是用创新思维,民生思维,服务思维做宣传,如果能够用这些思维做宣传,那么,必然产生更多接地气的精彩内容。交警宣传工作要接地气不接俗气,所有的宣传工作都应该如此,接地气才能有正气,有大气,接俗气只能生邪气,产毒气。
宣传接地气,应该!但是,不是接俗气。媚俗宣传伤害人们的心理,污染社会文明氛围,这种宣传应该禁止。(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