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某宝,还是任何电商平台,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产品的广告,而且每天都要绞尽脑汁的想一些吸引人的广告文案。最好是消费者一看到,就有购买的冲动的那种~
那到底怎么勾起人们的购买欲?
等等
……
你了解消费者对你的广告的反应如何吗?
消费者是否记住了广告的内容?
消费者是否对广告的产品实施购买行为?
消费者是否对广告的产品发生了兴趣?
你对自己所发的广告做过效果测定吗?
那到底什么是广告效果测定呢?
一般来说,广告效果测定就是了解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如何。具体的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实验法<<<
简单来说就是把广告作品展示给被测试者,观察他们的反应,来测定其效果如何,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广告推广前的测定。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实验法必须选择与目标销售区域或对象具有类似特征的实验范围与对象。对于接受实验的测试者,一切都必须是全新的,不带任何遐想地,这样才能获得更真实的实验效果。
2.
>>>问卷法<<<
可以将需要调查的内容做成电子表格发给客户或者直接微信和客户沟通,当然如果你能许诺客户某种好处,反馈率也是相当可观的。虽然这个方法比较费时费力,但是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问题。比如品牌认知度、品牌忠实度等等。
3.
>>>销售效果分析法<<<
这是拿来衡量广告效果的尺度。以产品销售额与广告费用对比,大致可以看出最为直接、最为短期的参考效果。但是,这其中一定是排除了其他影响销售额的因素(比如打折活动等)。所以,销售额的增减只是测定广告效果的一个参考,并不能完全反应广告效果!
4.
>>>市场占有率的变化<<<
就是在广告推广前产品在市场中的位置和力量,与广告推广后产品在市场中的位置和力量对比,虽然已经将竞争对手关系考虑在内了,但是这种方法也只能做一个参考,并不能完全反应广告效果!
5.
>>>利润与利润率分析<<<
广告是为了促进销售,但更深入一步讲,广告应该促进产品的利润实现。事实上,企业能够享用的不是销售额,而是利润。利润率则是衡量付出与得到是否相当的天平。对广告推广前后的利润和利润率进行比较,比销售额来得更尖锐。
当然,以上3、4、5、三种方法都是在假设不存在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在实际的测定过程中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到效果的。比如降价的活动、广告量不够、竞争形势激烈等等。
接下来说说如何才能写出让人有购买欲的产品介绍文案?下面有几个招数很实用:
一、用“场景”包装产品
互联网思潮(我用的是“思潮”)最强调“场景”。其实,你们发现商场里业绩不错的导购员都有个什么共同点吗?那就是:卖东西时,能让顾客浮想联翩,处于“未来场景”。
比如:一个客户看中了一件风衣,正犹豫着要不要买?(当天的气温到了30度,显然不要穿风衣)。这时导购员对客户说:“你看你穿上这件风衣,多有气质啊。再过几天要降温了,像这种冬天不会很冷的地方,风衣最实用了。”接着拿出一条围巾,帮客户系上,“你看看,如果再搭配一条围巾,周末逛逛公园,喝个下午茶,多美。”客户果断下单了,这是为什么?
这里,她正是勾画出了一道“场景”,你可以想象下:这身打扮,在午后和闺蜜一起喝茶,沐浴阳光。光听着就挺不错的。
除了用“场景”包装商品,还有“热点”。这个现在用得较为普遍了,比如北京雾霾——空气净化器。还有某宝上遍地都是的,哪个明星出席了什么盛典,“同款”就出来了。
二、感官化、体验式描写。赋予商品情怀先举个例子。请阅读以下这段“产品介绍”:
这是“本来生活网”关于苹果和石榴的描写。读后,就如同苹果、石榴的本真已融化在嘴中。感官化、体验式的描写,只能意会,无法言传,不想渲染太多的技巧。
有情怀的文案,一定需要文字功底。其实,这也验证了:文案这个活,没什么速成。所谓的“速成”,只是技巧的运用。但是“内功”还需自己多读、多看、多体验、多感悟。还是先让自己的感官、内心都敏感、丰盈吧。
三、让数字发挥魔力人们对数字既是最敏感的,也是最不敏感的。比如:“大额度”数字。如果是发给你的工资,你肯定能瞬间记住。如果是地球距离月球多少公里?你还会有哪种心跳的感觉吗?
介绍产品的文案,数字确实很重要,但怎么让数字发挥魔力呢?我们来看以下这组数字:
最不能让人记住的是不是:“43项检测”?
因为这不是常人的知识储备能意识到:“43项检测”有多牛?
那么,怎么让“43项检测”发挥魔力呢?
给大家一个启发。我们去医院体检或看病,检查血常规等。一张报告单上,密密麻麻地写了很多数据,我们常人无法看懂、判断。医生看完化验单后,如果你有问题,通常会说:“正常值是5,你现在已经到了200了,超过正常值150了!赶快治疗。”
所以,我们在写广告文案一定要结合多种方法、多角度,优质的文案,能让顾客自然而然陷入其中,回味无穷,然后买单。索然无味的文案,如同嚼蜡。最关键的是:看完后有种“被强迫”的感觉。
- END -
本文由原作者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九零后Lee 电话/微信:15338349585 新浪微博:九零后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