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解说文案 > 正文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将华语电影按区域分类的话,无非就是内地、香港和台湾。这三个地方的电影风格各成一派,风格迥异。

  ---------------------------------------

  在线观看在底部噢。

  ---------------------------------------

  台湾电影,风格受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等日本早期电影大师的影响,在华语影坛甚至说世界影坛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电影学院、专业影评人还是普通影迷,说到台湾电影,就不得不提到三个导演: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

  今天无意去探究三人之间的关系与相互影响,也无意去怀念英年早逝的大师杨德昌和探讨近日在微博上与内地“资源帝”公开撕逼的蔡明亮,今天只来随便聊聊,我心中最爱的华语导演:

  侯孝贤。

  真正让我走上迷恋艺术电影这条路的,其实是无意中看了一部影片。希腊电影大师西奥?安哲罗普洛斯的《永恒与一日》,当时我被就被震得五体投地。从这部开始,我逐渐对长镜头产生一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痴迷。

  这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痴迷,让我大量的寻找擅长用长镜头拍摄电影的导演。自然而然的,我开始真正接触这位华语电影大师侯孝贤。

  这段时间,看了九部侯孝贤,有的是第一次观看,有的是重温。

  包括:

  《风柜来的人》

  《恋恋风尘》

  《悲情城市》

  《海上花》

  《童年往事》

  《南国再见,南国》

  《咖啡时光》

  《最好的时光》

  《刺客聂隐娘》

  《海上花》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看侯孝贤也总是忍不住去数镜头数。因为他总是会用尽量用最少最简洁的镜头去传达的情绪和内容。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全片只用了40多个镜头拍摄。然而大量长镜头里面,所包含的细节细腻至极,韵味十足。

  《刺客聂隐娘》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比较特别的是《刺客聂隐娘》,关于此片的争论我就不说了,我顺手拉开场一组镜头试着讲解一下。专不专业我不敢说,拉镜头的目的是什么,有心之人能体会到就好。

  开场第二个镜头。拍摄军队树林行军,聂隐娘试图刺杀军队中的某一将领。

  镜头1.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这里侯孝贤用了深焦大远景,摄影机从左至右横摇,场景内军队行军以及树林风貌一览无遗。

  镜头2.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浅焦镜头突出聂隐娘。景框中远景部分,前行的军队被模焦,刺客聂隐娘像隐藏在树林中,运势代发。

  镜头3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望远浅焦,突出图中人物。观众自然而然的明白,这人即将成为聂隐娘刀下亡魂。

  镜头4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镜头回到聂隐娘。依旧浅焦突出聂隐娘,快速在树林中移动,由静到动。

  镜头5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摄影机架在树林之中,聂隐娘从左侧突然出现在景框之中,表现其迅捷和隐蔽。

  镜头6,镜头7,镜头8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三个不同机位的三个1s慢镜头,将聂隐娘的整个行刺过程展现,利用剪辑,将快、准、狠三个字用镜头来表达,被刺之人慢慢从右侧离开景框。

  镜头9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景框内整个场景被虚焦处理,所有素材均呈模糊状,体现被刺之人跌落马下的猝然不及。

  镜头10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用一个空镜对这场行刺收尾。望远浅焦镜头从右至左横摇,远景动的树叶模焦,近景静的树叶清晰可见。

  一动一静,对应刺客与被刺之人,几分钟的镜头里,只有动静的一张一合,如呼吸般平缓,却又利用慢镜头的剪辑在平静中爆发突如其来的迅猛,最后一个空镜头对应收尾。

  这就是侯孝贤的大师功力。

  《悲情城市》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很多侯孝贤影迷心目中的侯孝贤最佳,我也是。侯孝贤早期受小津安二郎影响最深,电影多表现社会低层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成长历程。

  这部《悲情城市》,聚焦的依旧是一个台湾普通家族,却放进历史大背景之下,整个台湾的动荡都在这个家族的兴衰中展现,令人唏嘘不已。

  《童年往事》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侯孝贤自传性的影片,碎片化零散的回忆。或许是你,或许是我,或许是他,多多少少都能在这部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回忆与共鸣。虽然有点像小津,但还是能看到属于侯孝贤自己的自然主义。离合悲欢,长辈的离去,总是能打动每个人脆弱的内心。

  《南国再见,南国》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毕赣说,自己是受《南国再见,南国》影响比较深,才拍了《路边野餐》。

  的确,两部影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亚热带湿热气候下,有点黑帮色彩的小人物的故事,甚至在盘山路上那个骑摩托车的运动镜头几乎都是一模一样。

  《路边野餐》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南国再见,南国》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我记得有个同事看完《路边野餐》后,跑过来问我这电影到底哪里好看,就对着骑电瓶车都拍了好几分钟,看不懂什么意思。

  我没有回答。并不是答不上来,因为我很清楚同事平时都是只看院线上映的爆米花影片,没办法让他理解,对着骑车拍好几分钟到底什么意思。

  这么说吧,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本质属性,就在于:

  运动。

  譬如《南国再见,南国》中与《路边野餐》相似的这场戏: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主人公高哥(高捷 饰)骑着摩托车,小弟扁头(林强 饰)(p.s林强正是《路边野餐》的配乐师)和女朋友小麻花(伊能静 饰)骑车电瓶车,三人畅快的骑行在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山林之中。

  这段长达3分钟的运动长镜头,就只拍他们骑车,有什么意义?

  单单就这段来说,大概会觉得莫名其妙。当然侯孝贤这种级别的导演,不会只是告诉你,我就是想拍啊,有种你咬我啊?

  这样说吧,电影中的男主角高哥,顾家、重情义、有思想,不想在打打杀杀中混日子,可是却无力改变环境,只能想办法适应环境,然而适应的结果,是事业与爱情的双失败。当他和小麻花、扁头在一起,能短暂放松身心,但是他们在食物链中处于相同的一环,能做的,也只是尽量要笑声持久一些。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重点来了,短暂放松身心,片刻的自由洒脱该怎么表现呢?

  我们知道,电影是门特殊的艺术,它可以将现实里发生的时间压缩伸长,也可以将现实里的空间缩小扩大。

  再说明白点,100分钟的电影可以讲述跨越好几年的故事,1秒钟发生的事情可以用3秒钟记录(上文讲述聂隐娘刺杀的镜头)。

  这么说你们明白电影,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了吧。另外,电影史最重要的理论家巴赞就说过这么一句话:电影的意义就在于揭示现实的本来面目。

  电影的本质就只是利用其改变时间空间的特质讲故事罢了。

  所以,利用压缩时间讲述主角的经历,再用相同于现实的时间去拍摄骑车镜头,仅仅是为了向观众传达影片中人物的情绪。三人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在山林之中骑行,这有这样短暂的时间,才能躲避“现实”里的残酷。

  “长”不是长,“短”不是短。你觉得3分钟拍一个骑车太长了,电影里面的人物觉得3分钟的骑车时间太短了。这种反差,才能更好传达某种情绪。

  你看,用这种思维和电影理论,是不是让你更明白,艺术电影不是你看不懂,而是你从没有去试着理解和学习呢?

  好像我们已经忘了,以前不懂的时候我们会去问为什么,会去试着学习。

  而现在呢?当我们不懂的时候,我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文/汉堡看电影

  ------------------------------------------------------------------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侯孝贤的经典电影_最爱的五部侯孝贤,最爱的华语电影导演

相关文章:

  • 100部超经典电影/译制片插曲,请收藏 -译制片经典电影片段2025-03-28 19:31:06
  •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