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种整形方式不用动刀,无痛无副作用,你愿意尝试吗?
如今,新新人类们正在靠听一种名叫「sub」的音乐来变美变帅变高,走上人生巅峰。
按理说互联网冲浪久了,什么奇怪的知识都能增加,很少有能再让人大惊小怪的事情了,但是「听歌整容」仍然打破了我们对于世界认知的底线。
打开B站,搜索「sub」,你将会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让我们先来一睹sub音乐的视频标题:
「脸变短/鹅蛋脸/完美下颌骨/超级高挺的鼻梁和山根」
「对称鹅蛋脸/高鼻梁/发量增加/超强瘦脸/饱满鼻基底」
「全方面头发 刘海定型 发质蓬松柔软 免疫油头 理想发型」
「拥有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强力牙齿矫正频率,修复受损牙齿,清新口气」
「混血长相 小头小脸高颅顶」
「178的身高+超模的长腿+直腿+腿部生长」
……
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
从脸型到鼻子,从发量到身高,从婴儿肌肤到改变瞳色,只有你想不到,没有sub视频做不到的。你只需静静听完这些音乐,就能坐享其成拥有美貌。
仔细看看,这些互联网时代咒语似乎也并不复杂。 在观察「sub」视频五分钟之后,我们迅速发现了这些视频的几大要素,:
·一首BGM( 白噪音,欧美迷幻女声,轻柔纯音乐等等)
·一些和主题相符的图画(大多是美女图)
·一些语句不必通顺的咒语(但必须是🌈屁式的夸奖)
比如在成为闪耀国际巨星的sub中,用韩流明星权志龙的歌曲+国际巨星泰勒斯威夫特的照片就可以了;
圆脸变瓜子脸的sub里,当然是各种小v脸当红女爱豆的脸部照片:
就,感觉制作起来还是挺简单的。
比如用一张锦鲤的照片+杨超越的歌曲,属于ELLEMEN的「【自制sub】|更多读者点击阅读|在看转发留言三连|吸引力法则|潜意识音乐」就做好啦。
听一场一两分钟的音乐视频,就能变高变白变漂亮,从平凡女孩化身迪丽热巴,这威力之强大,未免让整容医生看了沉默,科学家看了流泪,美容院看了想自动倒闭。
说句题外话,美容机构倒是可以逆向思维一把,从不同sub的热门程度来一窥年轻人对于不同整形医美项目的偏好。
在B站的sub里播放量靠前的,分别是「婴儿肌肤/解决一切皮肤不完美」,「更长的腿/更细的小腿」,「巴掌脸+小头+鼻基底+漫画眼」。
按照往常,我们大概也就把这当作年轻人的小打小闹一笑而过,并迅速关闭sub视频,但是这些视频的弹幕和评论区却成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sub的魔力在粉丝们的一次次还愿中证明了,什么是心诚则灵。
甚至一些粉丝身上发生了超自然现象:
在刷了一圈sub底下的粉丝评论后,我们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并第一次对自己几十年来的世界观产生了怀疑。
其实sub并非B站up主们的原创。sub全称为「subliminal(潜意识)」,最早是在YouTube上火起来的,国内第一批做sub的up主们大多都是直接从YouTube搬运。
而sub能够整容的原理据说是在音轨中插入一段由up主念的肯定语,这段音轨经过特殊处理后几乎无法被人耳听到;同时将视频图像换成相关图片,从而通过视频中音乐与图像的双重暗示,改变听众的潜意识,在不知不觉间帮助提升自己,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简单点说,就是用音乐里那段听不见的肯定语给自己的潜意识「洗脑」,借此来使身体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么说起来,sub音乐的鼻祖应该是古早励志神曲《你真的很不错》吧?!
up主们显然还拥有一些更玄妙的神秘力量。
磁场、净化、潜移默化,sub视频的关键词听起来跟水晶的作用体系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些sub视频中也着重提到了在制作时使用了水晶:
不管科学怎么说,在sub的世界里,水晶的磁场通过音频和互联网依然有效。
如果说「听歌整容」已经让人缓缓打出问号,那么接下来这些sub号称的功效更是让我们摸不着头脑:这到底是在干什么……?
比如这些标题:
「超强学习sub”我就是第一名”」
「清醒自律知进退sub」
「疲劳全消腰不酸背不痛sub」
「完美答卷/考试满分Test Taking Subliminal」
「sub 成为闪耀国际巨星明星美貌+超强舞台感+音乐舞蹈天才」
看得出来,sub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当代年轻人生活中所有的「小型人生危机」,全能的sub都能给你「药到病除」。
「戒色吧」老哥:我有救了
我们粗粗统计了下B站的sub视频,sub的功效包括但不限于:
疾病治疗
治疗近视、支气管炎、湿疹、脱发、痛经……甚至痔疮也能治。
恋爱桃花
挽回前任、和爱豆恋爱、让暗恋的人对自己表白、每个人都会对你 一见钟情……
事业学业
高分通过考试、考研上岸、雇主求你入职……
人生命运
财阀大小姐养成、拥有玛丽苏剧本、人生处处开挂。
人格转变
有个sub名为「黑化人格强效sub.适合善良及抑郁的人」,其作用是听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强,不好惹,狠角色“。
通过sub,从社恐变现充,甚至变性都不是梦。
说了这么多,你最想问的可能还是:sub到底有没有效?
无论国内外,支撑sub视频的理论依据几乎都是「潜意识作用」。
对于潜意识是否真的具有强大作用,不少主流媒体都有做过报道与讨论。《卫报》早在8年前的一篇报道中就提到,「受某种病痛困扰的病人可能会因为他们大脑无意识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的微妙暗示,而感到更舒服或更不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慰剂效应」。
《生命科学》杂志也曾采访过明尼苏达大学德卢斯分校的心理学助理教授Zimmerman,他给出的回答是,「潜意识信息的作用受限于许多条件……如果我们没有对它传达的那个需求或目标有所期待,那它就不会那么有效。」
同时,《生命科学》杂志指出,潜意识影响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根据《Neuroscience of Consciousness》科学期刊于2016年的一项研究, 大约 持续25分钟的影响是上限。
尽管科学界普遍认可潜意识对于人体的作用,却对sub能够长期影响人的面容、行为甚至人格保持怀疑,但是这并不影响sub视频在国内外都持续走红。
up主们的说辞往往是,「效果因人而异」,并且只对心诚的人有效,潜台词即是如果没效,说明你心不诚。
只不过互联网时代,心诚的方式也变了:首先你得是up主的粉丝,然后一键三连的话效果还能翻倍,「只收藏的话效果还会减半哦」。
同时,每个up主还为自己的sub制定了一些收听规则,比如需要戴耳机,听的时候多喝水,一天起码听够多少小时……
如果你听了sub却不灵验,那要么是你心不诚(没有投币),要么是你听的方式有问题。总之,错的是你,不是sub。
只是一位知乎用户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发现了一个盲点:传闻中的sub真的是人人能听见吗?
尽管sub被许多人归入「互联网迷惑行为大赏」,却仍然拥有一批忠实的信徒,甚至有一些原本抱着「我就不信sub有这么神奇」心态的网友,也在最后入了坑。
拥有了坚实的粉丝基础,up主们的下一步自然是将sub变现。
号称能够用sub来消灭新冠病毒的YouTube知名sub博主Sapien Medicine就公开售卖定制sub,贵的高达近上千人民币。
号称能消灭新冠的sub
目前许多国内的up主也推出了「sub定制服务」,在闲鱼上也可以搜到不少「sub定制」的卖家,他们可以为你量身定做一个sub视频,精准满足客户的一切需求。
一个sub视频的收费在50-300元不等,根据up主的知名度、sub的难度而变化。你可以花几十块买到成功人生的秘诀,而卖家则能借此实现小型财富自由——毕竟制作一个sub的技术门槛,真的没有那么高。
我们暗访了几位提供「sub定制服务」的闲鱼卖家,分别咨询了定制「继续长高」和「挽回前任」的sub。
如我们所料,前一位卖家没有咨询本文作者的任何生理状况,直接承诺能够靠sub来帮助骨骺线早已闭合的作者继续拔苗助长:
骨骺线:我闭合了
sub:不,你没有
而另一位卖家则良心许多,在了解到作者被劈腿分手后,直接建议作者不要挽回渣男了,不如下单一个帮助提升桃花运,尽快找到新对象的sub:
u1s1,这位卖家的三观还是很正的
同时,这位卖家为作者送上温馨提醒:不要瞎听B站的sub,因为很危险。
一位神秘学爱好者也向我们道出了sub圈里一些见不得光的操作:有些up主会故意把积极正面的肯定语改成充满负能量的话语,被蒙在鼓里的人长期接收这些负能量sub可能会适得其反。
在国外就真的发生过类似事件,一位博主 MindPower在自制的sub视频中加入了许多黑暗的潜意识内容,许多用户声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听了后,都多少产生了做噩梦、失眠等症状。
这不仅让我们想起那些黑色禁曲的神秘传说,号称听了让人想要自杀的《忏魂曲》《黑色星期五》《第十三双眼睛》……
但是就sub来说,潜意识的作用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在许多关于sub音乐的原理解释中都不可避免地提到一个词,「吸引力法则」。
所谓「吸引力法则」,就是当你的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
因此不少sub听众除了每天都会听sub之外,还保持着另一个习惯:写 吸引力日记。
简单来说,就是每天坚持把自己的愿望写下来,书写的时候一定要用现在时,并且要内心坚信自己的愿望会达成——和sub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
一位豆瓣用户对于“吸引力日记”的具体解释
这些看似智商税的行为背后,其实是「安慰剂效应」理论在支撑。安慰剂本身是没有任何功效的,但是因为服用的人对它产生了期望,使它真的能够起一些作用。
十几年前,一本《水知道答案》火遍祖国大江南北,作者江本胜在书中提到了一个神奇的实验:
如果在两瓶水上分别贴上「谢谢」和「笨蛋」,那受到赞美的那瓶就能结出漂亮的水结晶,而被咒骂的那瓶的结晶则十分浑浊;
如果用音箱分别播放给水听优美的《摇篮曲》和朋克乐,前者的水也会产生更漂亮的结晶。
虽然《水知道答案》后来被批为伪科学读物,但换个时代,换种形式,《水知道答案》的核心精神依然能够开枝散叶。
现如今想要坐享其成的人连拜佛都不愿意去了,他们在网上转发锦鲤、接好运、听sub音乐、写吸引力日记,或是靠手指绑皮筋来减肥。
据不完全统计,在互联网上被大量转发的「祈福」吉祥物包括但不限于:杨超越、锦鲤、巨型开心果、水饺、生姜发箍、黄金矿工、白色小猫……
而在锦鲤微博的转发区,你可以一窥年轻人对于生活的一百种期待:不要脱发、考试通过、赶紧脱单、家人健康、面试顺利、减肥成功……同时,你还能看到不少转发锦鲤后来还愿的人,「这个真的好灵!」
安慰剂已经替代真正有效的药物,成了年轻人对于生活美好期待的重要寄托。
说到底,转发锦鲤和听sub音乐的逻辑是相通的:反正不会更差,试一试,万一呢?而那些说自己听了sub真的改头换面的人,和说自己转了锦鲤后愿望实现的人,两者本质上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生活已经如此艰难,当代年轻人多多少少逃不过那充满诱惑的「安慰剂」,在不影响他人、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听听sub音乐, 转发个锦鲤,这些都无妨,自己开心就好。
但安慰剂虽能短暂止痛,真要药到病除还是要靠「直面问题、付出行动」这些朴实无华的「药方」。
毕竟人生这道难题,从来都不是靠 戴个耳机、动动手指就能轻松解答的。
撰文:莱斯利 ttt
编辑:莱斯利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雪地里穿比基尼,这届网红为了拍照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