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歌散文 > 正文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家长的奋力托举_以微薄之力守候孩子们的精神家园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家长的奋力托举_以微薄之力守候孩子们的精神家园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家长的奋力托举_以微薄之力守候孩子们的精神家园

池沫树著作《桔子小鸟: 一个小孩的隐秘村庄》。

  若木

  池沫树,诗人,儿童文学作家,1980年生于江西宜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北京文学》《儿童文学》《中国校园文学》《小学生之友》等,入选《中国儿童文学精选》等选本,著有诗集《穿裙子的云》等。主编《小不点儿童诗歌》杂志。曾获2009、2016年冰心儿童文学奖、广东省优秀童谣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童话”一等奖等。多篇作品入选新课标辅助教材,儿童诗《我想做一朵花》选入新疆专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文。

  诗人池沫树新作《桔子小鸟: 一个小孩的隐秘村庄》,收录了作者获冰心儿童文学奖以来创作的散文作品,其中既有对儿时原汁原味的乡村民俗民风的描写,也有对城市中不多见的乡村的动植物昆虫的记述,以及儿时玩伴的唯美追忆,不失为70、80后乡土中国的缩影。诗人将诗歌的语言与童话的想象相结合融入到散文作品中,亦有《昆虫记》一样对乡村自然事物的理性观察诠释。虽然不是纪实文学,但隐隐中依然有对现实的撕裂感。或许是儿童文学的定位,因此充满了生命的灵气,多了一份沉静和美好。

  譬如,“《桔子小鸟》从一只小鸟的身上体会到关爱,体会到等待,体会到生活的灿烂。事实上,作家笔下的"桔子小鸟"是不说话的,但联想的力量足以让"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池塘记忆》《黄昏》《一片草地一片树》《时令鼠曲草》《摘野果》《鸟儿住在哪里》《打屁虫》等,这些篇章将乡村的一草一木写出了人居的和谐,流露出对美丽村庄的浓浓眷念。《暮色里的炊烟》《蟋蟀是大地的乐师》《舞狮子》《童年电影》《爆米花》等对风土人情的描写,诗意的童真下无不折射出上世纪80年代乡村的变化。而《守夜人》《看云的男孩》以虚着笔,在丰富的想象下呈现出乡村的另一个世界。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在池沫树的儿童散文作品里,表面宁静,却充满着童真的快乐和诗意的激流,这些可视为对家园在精神上的皈依与救赎。——我多年前收到池沫树寄来的《小不点儿童诗歌》,问他为什么创办这样一份冷门的刊物?他说你可以理解为精神上的自我救赎。于是,我注意到刊物上有许多儿童的照片,有乡村的野果、昆虫,有收集民间的童谣,还有关爱留守儿童的照片。他以公益为出发点,每期刊物上印着三个加粗的词语:“自然、互助、关爱”。池沫树的这个理念,使得他像一个苦行僧一样默默地坚守着,他通过写作,通过办刊物,以微薄之力来守候着孩子们的精神家园。

  无独有偶,我在电视上看到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广告“桔子的天空”,联想到池沫树倡导的关爱留守儿童的刊物《小不点儿童诗歌》。“等桔子树开花结果了,爸爸妈妈就回来了。”这是电影《桔子的天空》也是公益广告里的一句话,小孩在桔子树前企盼着。我从《桔子小鸟》里也找到留守儿童的影子,如《蟋蟀是大地的乐师》里,一个留守儿童没人陪伴,只有听蟋蟀歌唱,他想和过路的大婶交谈,和晒衣服的女孩嬉戏,但是,大人们都把他当成小屁孩。这种孤独感作者转移到乡村世界的美好事物上,如“隔壁院子里的栎树掉下的果子砸在瓦片上,弹起,然后落在台阶上,因为苔藓的茂盛,使得松鼠们从容不迫地跳下来,自然不用在大地上刊登"寻物启事"了。”作者并没直接写留守儿童,只有在结尾“阿婆的京剧声应和着蟋蟀的歌声,在村庄风静止的地方,像爆米花一样炸开了锅;像春天的燕子、布谷鸟还有麻雀,它们纷纷飞翔——从村庄织满蛛网的角落,从屋檐冬季结冰的地方,从夏季茂密的樟树、枫树和秋天的田野起飞,声音冲破了寂静的村庄,乘着风在蓝色的天空下看到远处的城市崛起,一个留守儿童又叫了一声:"蟋蟀是大地的乐师!"

  实际上,散文《守夜人》《看云的男孩》等篇章也有留守儿童的影子,只是没有直接写,作为诗人的池沫树,把这种孤独上升到诗意的美。如他办刊倡导的“自然”而非说教。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著名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在《桔子小鸟》推荐语写道:“池沫树以诗人的情怀,为童年的记忆命名,为心中那个隐秘的村庄立传。在他诗性的语言中,我们不仅亲见了乡村的风物之美,也感受了时代变迁中一个村庄的命运。他的写作,是用灿烂的想象力为村庄加冕。”

  来源: 深圳商报 2017-05-10

  《小不点儿童诗歌》2017年第1-2期(总第7-8期)目录

  转:关于《给孩子的诗》

  小毛驴 (儿童歌曲)

  《小不点儿童诗歌》总第一期至第三期目录《小不点儿童诗歌》杂志2015年第1期(总第五期)目录

  孩子的梦想,让世界有所不同!小不点赞美大自然及生命之美,同时以儿童文学为媒介,倡导关爱儿童理念,特别是留守儿童。物质贫困,但心灵不能荒芜,印第安人知道,在远方的路上,不要跑得太快,要让灵魂跟上!

  ————————

  2010年创刊,2014年改成杂志。主要发表儿童诗、童话、散文,孩子写的诗、给孩子的诗,儿童绘画摄影、植物昆虫、关爱留守儿童作品等。“小不点”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倡导关爱留守儿童,杂志面向全国免费寄赠公益传播,受捐超过二万家庭(含学校)。“给孩子的诗”发源地。《新京报》《晶报》《东莞时报》等报道;作品被《诗刊》《诗选刊》《中国诗歌》《小星星》《给孩子的诗》《中国儿童文学年选》等选载;

  投稿邮箱chimoshu198066@163.com 微信号:xbdshige小不点诗歌的拼音

相关文章:

  • 小升初家长代表激励孩子发言稿(中国文学常识,2017届小升初家长们赶紧为孩子收藏打印!)2025-02-04 19:01:06
  • 家长对孩子中考冲刺阶段重要性(影响孩子中考成败的重要阶段,竟是初三上学期!)2025-02-04 19:01:06
  • 人民日报@所有家长:高考学霸们给父母的10个教育启示-父母课堂家长读后感2025-02-04 19:01:06
  •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