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住绿山青山,记得住乡愁。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会想念……
大理,就是一个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乡愁是什么?是孩童时牵牛吃草的一脉青山,是夏日供我们嬉闹的一方绿水,是寒冬里让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的火塘……在一千个人的心里,就有一千种乡愁的样子。关于风花雪月,你能抒写几多愁?
《风花雪月·乡愁大理》圆满收官
8月11日,由新华网与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中共大理州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新华网云南频道承办的千字美文抒写千年大理——风花雪月·乡愁大理大型网络征文活动”在昆明举办总结会和《风花雪月·乡愁大理》丛书媒体见面会,宣布《风花雪月·乡愁大理》丛书正式发行,并对获奖者进行颁奖。
大理州委常委、宣传部长彭斌总结说,本次征文活动,是一次规格高,质量高,组织水平高的文化外宣活动,是地方党委、政府在全媒体时代与权威主流媒体合作,有效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双赢效应的一个创新尝试。
本次征文活动参赛作者广,从2016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2月28日,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征文3000多篇。从作者地域来看,遍布了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巴西利亚、越南、斯里兰卡等10多个国家;从作者身份来看,有一半左右来自专业的作家、各地作协成员,甚至还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
除了参赛者,关注本次活动著名作家也很多。本次征文活动还受到了晓雪、于坚、雷平阳、范稳等知名作家的高度关注。他们一致认为,这个征文活动办得非常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可以让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朋友都来关注大理。
这么强大的阵容,活动成效那也是杠杠的。可以说,“千字美文抒写千年大理——风花雪月·乡愁大理”大型网络征文活动已达到了预期效果,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为75名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洱海生明月。洱海的月亮
镶嵌在水底,倒映在天空之上
水养月,月润水
在洱海,养月,也是养命
月在洱海打坐,洱海在月光里成佛
这是本次征文活动中的特等奖作品《洱海生明月》,出自于重庆选手胡云昌。由于特等奖作者没能到现场领奖,由工作人员代他领奖。
彭斌为特等奖代表颁奖
此次征文评奖,主办方邀请知名作家成立专家评审组,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和公示等环节,公平、公正、公开评选出本次征文活动的获奖作品。其中,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40名, 特别奖10名。另外,根据专家评审组意见,经主办方研究决定,增设“特别奖”10名。
牛燕为一等奖作者代表颁奖
王江为二等奖作者代表颁奖
张志斌为三等奖作者代表颁奖
晓雪为特别奖作者代表颁奖
“风花雪月·乡愁大理”大型网络征文活动组委会对本次活动评选结果做出公示。
彭斌表示,一方面,这些作品本身就是宣传大理的好载体。一篇篇美文、一行行佳句,都在抒写大理、赞美大理、宣传大理、推介大理,展示了大理的形象和风采,掀起了一股关注大理、抒写大理、讴歌大理的网络文艺风,再一次点燃了世界各地朋友对大理的向往、对大理的钟爱、对大理的惦念和对大理的深情。
《风花雪月·乡愁大理》系列丛书正式发行
风花雪月一直是大理的专属名词,下关的风清爽飘逸,上关的花姹紫嫣红,苍山的雪晶莹洁白,洱海的月皎洁动人。
本次参赛选手获奖的作品将会被录入《风花雪月·乡愁大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乡愁大理》丛书,共有《风》 、《花》 、《雪》、 《月》 、《乡愁大理》5册,由新华网、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编辑,大理州委书记陈坚作序,新华网副总编辑刘娟写后记,大理州委常委、宣传部长彭任主编,新华出版社出版。
从书中收录的300篇散文诗歌,是从征文活动中征集到的3000多篇优秀作品中精选而出的,这些美文诗歌,浪漫、诗意、生动,既是大理的一幅全景地图,也是大理人文历史文化的点滴缩影,向海内外读者打开了一扇不一样的走进大理的窗口。
据新华网云南分公司总经理王江介绍,此次征文作品内容涵盖大理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细细翻阅这次征集来的3000多篇美文诗歌,如同穿过岁月,走过时光,慢慢品味属于大理的“乡愁”,这些美文诗歌,是他们对大理真实情感的描写和抒发,亦是离开这个地方会想念的乡愁。
《风花雪月·乡愁大理》丛书从书号的申请到设计制作、印刷成书,历经了5个月时间,丛书编辑、排版、设计典雅,所录诗文精致,是一套值得收藏、值得阅读,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好读物。
在总结会上,云南省作协副主席主持工作,范稳发表讲话,对征文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抒写,是为了更好的铭记
李喜柱是河南人,他的散文作品《一入苍山就动情》“风花雪月.乡愁大理”大型网络征文活动当中,荣获一等奖。在多次往返大理的途中,他渐渐爱上了这座慢节奏、还有苍山洱海作伴的大理。让他从心底里爱上了大理,当他放弃北京的一切移居大理的时候,他说:大理是我的第三故乡,我喜欢大理,我爱大理,就像我写的文章一样,一入苍山就动情,大理是我永远离不开的家。
杨永志、何永飞、和慧平、潘旭明、张尚峰五位获奖代表现场就朗诵起了获奖作品《风花雪月.乡愁大理》片段。对大理的爱,怎么也爱不够,怎么也说不完。
抒写,也是为了更好的铭记。2016年10月1日,由新华网与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中共大理州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新华网云南频道承办的“千字美文抒写千年大理——风花雪月·乡愁大理大型网络征文活动”正式启动。
大理州委常委、宣传部长彭斌介绍,这次征文活动旗帜鲜明地以“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主线,以“乡愁大理”为主题,突出了大理的地域特点和民族文化特色,通过世界各地的网友、作家抒写大理特别是吟咏“风花雪月”美景的各种美文,抒发各界朋友对大理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大理州各族人民“喜迎党的十九大·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炽热情怀。
征文活动一经推出,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新华社、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中国网、央广网、中国旅游新闻网、中国日报、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云南网、华龙网、四川新闻网、广西新闻网、多彩贵州网等100余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多次详细报道,发表活动宣传报道300多篇,网络转载数万篇。
活动报道涉及的媒体涵盖网络媒体、手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涉及中央、云南本地以及重庆、四川、广西、贵州、内蒙古等多个省、市、自治区。与此同时,一些文学专业网站、微信号、博客、微博达人等,也对征文活动进行了发布和分享,如《星星》诗刊等。
知名作家范稳、晓雪、张庆国、潘灵等人参加总结会。
大理,是中国的大理,也是世界的大理。大理,是自然的大理,更是文化的大理。举办征文活动,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探索和尝试一种新的文化宣传活动方式,创新对外宣传工作理念,拓宽对外宣传工作渠道,搭建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
大理是一个需要不断认识、发掘的地方。用文字来理解、了解大理,向世界打开了一扇窗,让带着浓浓乡愁味的大理成为我们最美的记忆!
999微大理邹玲艳报道
编辑:杨兴聪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