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素材 > 正文

【萍乡日报】萍乡杨启友,一个在文学领域里实现跳舞梦的诗人......-萍乡秋收起义

  

【萍乡日报】萍乡杨启友,一个在文学领域里实现跳舞梦的诗人......-萍乡秋收起义

1971年出生的杨启友说他喜欢唱歌也喜欢跳舞,他是一个内心很容易打开的人。

可现实生活中,因天赋及后天培养的欠缺,唱歌跳舞他都完全不会。这让杨启友感觉是一种缺憾,他认为这限制了自己性格的发展。

这么一点原由,在成长过程中,深深影响着他,慢慢就将他困锁起来,羞涩起来,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他总会逃避那些唱歌跳舞的场合——后来,由这种自觉不如人的退避推辞,发展到真正性格上的不愿意。

哪怕成年以后,他仍然认为这是他人生的不足。

但上帝给他关闭了一扇门,也给他打开另一扇门。是的,现实交际场合学不会唱歌跳舞的他,选择了另一种跳舞形式,通过这种“跳舞”,他感觉内心得到一种不同于唱歌跳舞的释放,一种不断完善与享有。

那便是对文学与诗歌创作的靠近。

  

【萍乡日报】萍乡杨启友,一个在文学领域里实现跳舞梦的诗人......-萍乡秋收起义

  真正的创作是回到自觉

  

【萍乡日报】萍乡杨启友,一个在文学领域里实现跳舞梦的诗人......-萍乡秋收起义

回想起他的创作道路,杨启友觉得其实也偶然。

他说他是一个诚实的孩子,诚实得几近愚笨,在玩闹游戏等方面,从小便不如别的小孩,常常受了委屈回去,还要害父母唉声叹气,担心这个孩子长大后能否真正担当得起自己生存的必须。

也许由于诚实,天赋欠缺的他,在学习上却不输别人,一路从初中到高中,后来居然还顺利考上了大学。

他的最初创作,就是从高中开始。他说,如果自己像其他许多农村孩子一样,初中毕业没能升入高中,这也就没有后来的所谓“踩着分行句式跳舞”。

读到高二,理化不好的他,选择了文科,在一次学校举办的作文比赛中,他现场创作的作文获得了第一名——这一下,在他不善于打开的内心激起异样浪花,让他似乎找到了一片崭新天地。

到了大学,他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老师鼓励和同学影响下,他由创办寝室手抄报,到办班刊、系刊、校刊,再到走出校园,与五湖四海文学热爱者创办铅印文学小报。由单纯追求作品发表、想当作家、表现自己,发展到后来的自觉创作,真正的内心需要。

  好作品和现实的浮躁是有距离的

  

【萍乡日报】萍乡杨启友,一个在文学领域里实现跳舞梦的诗人......-萍乡秋收起义

当然,杨启友还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将创作坚持下来,还与他的职业有关。

走出校园后,他的第一份职业是教书,当语文老师。

因机缘凑巧,教书没几年他便脱离讲台,跑到乡镇党政机关做起了宣传干事。再后来是调到县里党委宣传部门,然后是政府办公室。

所有这一路走来,似乎都离不开写作。

当语文老师,他要改学生作文,他也很喜欢引导学生写作文。看到学生提高不快,急切的他就与学生一块写,把自己写好的“作文”拿给学生看,让学生看到老师的努力,看到老师是怎样构思表述的。

为激发学生作文兴致,他还与其他热心老师一起创办油印学生作文校刊。

离开讲台后,要写很多工作材料,为适应岗位需要,他学得更勤,写得更多,这对提高他的思辨能力,见解能力,快速写作能力,耐心修改与推敲能力,带来不一般效果。同时进一步打开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阅历,为创作提高与走向成熟积累了生活与素材。

正因一直没间断与文字的纠缠,让他没有像其他文学热爱者一样,因为生活变化,年龄增长,而逐渐远离创作,远离文学。

也正是写多了工作材料,工作之余,他通过创作诗歌,发表作品,获得别样的互补,使文学创作与工作相互促进。

他第一册诗集《有鸟飞过》出版是2003年,那时他32岁,是他长期在工作之余创作的结晶。再之后就有了《大地更近》《阳光叙事》《村庄在上》等诗集问世。

对于诗歌创作,杨启友认为:“当一个人能够静下来时,他就有了诗情;当有诗情的人能够握笔书写时,就有了诗歌;当诗歌真正从属内心需要表达清晰了,就有了诗人……诗性——诗歌——诗人与浮躁及其他人的主要区别在于距离的表现。”

因此,他觉得,能否创作好首先在于自我沉淀,保持与浮躁生活的距离。

  放慢写诗是为寻找一种过渡呼吸

  

【萍乡日报】萍乡杨启友,一个在文学领域里实现跳舞梦的诗人......-萍乡秋收起义

采访杨启友时,他正在校阅自己即将出版的散文集《大美芦溪》。

他告诉我们,这两年来,特别是他的“泛概念乡土诗选”《村庄在上》出来后,他写诗就少了,他想把诗歌创作步子放慢,对以往创作予以审视,看能否找到新突破口。而且,写了这么多诗歌,固然有自己满意的,但还没有创作出富有真正高度与厚度的,如果抢占不了高点,或许就不轻易创作了。

当前,他还想换一种写法,即尝试在散文甚至小说上多用一点力,通过写散文与小说,为诗歌创作放慢寻找一种过渡呼吸,或者通过不同体裁作品创作比对,为重新焕发诗写热情多做积累,到那时,想要达到新高度或就水到渠成。

讲到散文创作,杨启友告诉我们,他已出过一本散文集,在创作诗歌同时,一旦时间允许,他就穿插写些散文,多年下来,积攒的散文作品其实也不少了,所以在《另居》之后,又有了这本《大美芦溪》。

与诗歌相比,他觉得散文创作更贴近生活,可更随意一些。他觉得,不论诗歌还是散文,其实都要生活,要抒写真实体验或以真实生活为基础,如果缺少生活,创作的作品就厚实不起来,更好不到哪去。

他告诉我们,为收集素材与磨练文笔,觉得自己做得最好最难得的一件事是坚持写日记,不拘形式的日记,长则数千字,短则三两百字,想精彩写就多花精力,如果时间紧张,就记简单流水账,兴之所致,收放自由。他粗略算了,每年下来,日记篇幅少则十五六万字,多则超过二十万字,一天两天不觉得,回过头看,却是自己都惊讶。

他还告诉我们,接下来准备写小说,题材已经有了,当下他正在收集更多资料,酝酿感情、构思大纲。他跃跃欲试的情态让人感动,看来诗人杨启友要将自己打造为一个多面手,在“分行句式”上舞蹈久了,不甘于一种形式束缚的。

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家名片——杨启友

  主要作品:《有鸟飞过》(诗集,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大地更近》(诗集,中国书籍出版社)、《大美芦溪》(散文集,团结出版社)等6部。

  

【萍乡日报】萍乡杨启友,一个在文学领域里实现跳舞梦的诗人......-萍乡秋收起义

  ◆作者:漆宇勤

  ◆责编:任乾良

  ◆实习编辑:胡淑艳 赖晓宇

【萍乡日报】萍乡杨启友,一个在文学领域里实现跳舞梦的诗人......-萍乡秋收起义

【萍乡日报】萍乡杨启友,一个在文学领域里实现跳舞梦的诗人......-萍乡秋收起义

【萍乡日报】萍乡杨启友,一个在文学领域里实现跳舞梦的诗人......-萍乡秋收起义

【萍乡日报】萍乡杨启友,一个在文学领域里实现跳舞梦的诗人......-萍乡秋收起义

【萍乡日报】萍乡杨启友,一个在文学领域里实现跳舞梦的诗人......-萍乡秋收起义

【萍乡日报】萍乡杨启友,一个在文学领域里实现跳舞梦的诗人......-萍乡秋收起义

相关文章: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