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身定做”到精准布局
《大鱼海棠》的背景音乐来自日本作曲家 吉田潔 的专辑《遥远的旅途》。时而温柔,时而悠扬,时而低沉的配乐,与电影的情节相契合,成为了影片的一大亮点。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在这个世界相遇》,还请来了陈奕迅演唱,足见片方对于电影音乐营销的重视。
除了这些“量身定做”的优质音源,回顾电影的上映前后,其中的音乐营销是如何布局的?
6月16日零点,陈奕迅最新单曲《在这个世界相遇》上线,比电影 《大鱼海棠》早了半个多月。这支单曲在酷狗音乐采用“免费MV+付费听歌”的模式,让大家欣赏到唯美画面之余再被陈奕迅的歌声打动。“每条大鱼都会相遇,每个人都会重逢”,经得起反复推敲的歌词,值得单曲循环的音乐,让《大鱼海棠》这部磨练了12年的电影备受期待。
随着影片热映,舆论由刚开始的一边倒“骂声”,演变到“褒贬相持”。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褒词”,集中在影片的唯美画面和经典配乐。除了陈奕迅的单曲,38首配乐为影片情节烘托的恰到好处,得到看官一致好评。尤其在电影热度慢慢退去时,这38首原声音乐“打包”在酷狗上线,继续为电影延续话题。
数字音乐平台为“影音联动”加持
一场成功的电影音乐营销 ,对电影和音乐来说,可以达到 “双赢”局面。然而,优质的内容至关重要,找到对应的“观众”和“听众”也不可或缺。
对于影片而言,数字音乐平台聚集着大量年轻的听众,他们同时是影片的最佳“宣传”受众。从“先上线”的单曲,到“近尾声”的38首配乐,酷狗音乐对其进行了长达近2个月的宣传周期,获得大量粉丝的关注、热议,开发出影片之外的第二“热论区”。
《在这个世界相遇》深夜上线酷狗音乐后半小时,就卖掉2.1万余张,有粉丝一次性买下了500张登上“土豪粉丝榜单”。酷狗音乐鼓励粉丝可以重复购买歌曲,以为偶像“刷单”的方式,满足粉丝的应援需求,同时培养用户音乐付费的习惯。同时,与单曲捆绑的“给粉丝的信、明星写真、粉丝铭牌”等周边礼包 ,为粉丝增加购买动力。
尽管国内出现不少优秀的电影音乐作品,听众“买单”的热情也日益增加,但电影和音乐,这两者要达到“天衣无缝”的配合依然是任重道远。至于是否真的能完成一次成功的电影音乐营销,以“桥梁”身份存在于二者之间的数字音乐平台,不仅将双方粉丝互通,也为它们的宣传营销创造出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