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文案 > 正文

中医治便秘7个偏方_慈针中医讲解小儿常见病症推拿穴位-大肠—治便秘、促排便

  如果有想要更深入了解并且学习专业技术的朋友,可以搜索考中榜医考慈针中医进行详细咨询了解。

  中医小儿推拿,简单易学,对治疗小儿厌食、便秘、发热、咳嗽、哮喘、泄泻、腹痛、呕吐、夜啼、惊风、遗尿、睡眠不好等,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治便秘7个偏方_慈针中医讲解小儿常见病症推拿穴位-大肠—治便秘、促排便

  【名称】大肠

  【位置】示指(食指)挠侧缘,自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

  【功效】补大肠能涩肠固脱,温中止泻;清大肠能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主治】腹泻、便秘、脱肛、腹痛等。

  【操作方法】

  自食指指尖推向虎口,称补大肠;

  反之,从户口直推向指尖,称清大肠。

  同时做称清补大肠。宝宝肠腑娇嫩,一般同时做清补大肠,而不长期单做一种。

  

中医治便秘7个偏方_慈针中医讲解小儿常见病症推拿穴位-大肠—治便秘、促排便

  【临床应用】

  (1)补大肠常用于治疗虚寒腹泻、脱肛等病症,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等合用。

  (2)清大肠多用于湿热泄泻、食积、便秘等症,常与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补脾经分腹阴阳、推下七节骨、揉龟尾等合用。

  (3)本穴又称指三关,可用于小儿望诊。

  【推拿次数】

  300-500次。(以6个月-1岁宝宝为例。次数根据宝宝大小调整。)

  【温馨贴士】

  1、给宝宝做推拿时力道要轻柔均匀。

  2、根据宝宝大小、穴位位置和身体情况等,灵活掌握推拿次数。

  3、对于上肢部的穴位,一般不分男女,一般均以左手为主(亦可先推左手,再推右手,或只推右手)。

  4、若宝宝皮肤干燥,可适当使用介质,如清水、油等。

相关文章:

  • 小儿便秘针灸穴位_慈针中医讲解小儿常见病症推拿穴位-大肠—治便秘、促排便2025-01-04 23:33:06
  • 小儿便秘针灸穴位(慈针中医讲解小儿常见病症推拿穴位-大肠—治便秘、促排便)2025-01-04 23:33:06
  •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