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丁简)
一语戮心
文/王建
母亲卧在床上。
床紧邻南窗。窗内,母亲数着窗外紧一阵、疏一阵的雨声。雨是有声音的,母亲却是无声的。
母亲已两个月没有言语了,我不知道是病魔夺走了她的语言功能还是虚弱到不能发声。平日里只有我高一声、低一声、缓一声、急一声,没完没了的说:“妈,该吃药啦……妈,换尿布喽……妈,您这闭着嘴不吃不喝咋行……不让您上地干活吧,您偏不听,哥嫂那么忙,这病倒了,还不得我舍家撇业地跑来伺候您……”我的唠叨、抱怨有些急躁过火。母亲垂下眼,像做错事的孩子,只能心甘情愿地承受雨点般的奚落。
拆洗好的褥子和母亲一样并排躺在床上,听凭我的翻转和针线的穿梭,就像母亲已无力回应我的语言——柔和的、抱怨的、急躁的、恳求的。她的耳边除了雨声还有“刺啦刺啦”的抽线声。这细碎的声音曾是母亲多少个夜晚在灯下弹奏的催眠曲。此时,棉线的抽拉声里除了焦急与不安,母亲再也听不到它动听的曲子了。一切的声音汇成母亲心中的一道暗疾。
有时,从心底迸发的力量之大会让人惊异,忽然,母亲用那只纤瘦的、仅能活动的右手死死地抓住我的衣角:“回吧,家有孩子!”母亲从喉管里挤出的声音,艰难的却是有力的,仿佛是来自天边的呐喊。母亲的举动,让我惊愕到措手不及。
窗外细雨绵绵,逃到门外的我心如刀割,泪和雨下。
(校对:刘小四 制作:刘珍 524字)
作者简介:王建,笔名草兜兜,黑龙江呼玛人,现居内蒙包头。
主播简介:海之魂,本名韩雪敏,朗诵组组长。河北省邯郸市人,从事过播音主持,编辑、记者等工作。
在场微散文第十三期主题
《广雅·释诂二》释义:微,小也。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有句:旷怀久矣推先辈,微语还堪悟后贤。微语有时与微雨同义,润物无声,也有不事张扬之意。微语也可解为细微、细节,而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即如宇宙万物,亦由微物质、暗物质所构成。如今更是微时代。连我们正在做,并且将继续做的这件事,也叫微散文。微,是存在的起点。
在场微散文同题竞赛第13期2017年6月主题:微雨·微语。
用你的笔,以你的微视角,写出你的微发现。微察秋毫,以小见大。忌说理,忌空泛,忌微为繁富。
在场微散文第13期征文一人一稿,上限为550字,必须是原创首发(如其他平台、网站、论坛及报刊已发的,请勿投)。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作者和字数,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简介写在文章下面(请将正文放大为小三号字,标题小二号字加粗),并注明所在地。截稿日期为2017年6月25日。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微散文奖
在场微散文群,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旨在宣传、交流、倡扬在场写作。
在场微散文,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主张通过在场性、微叙事、快节奏的书写,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
在场微散文奖,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每月一期,每期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分别奖给500元、300元、200元奖金,并颁发获奖证书;优秀奖若干名,赠送“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颠覆城堡》和《在场》杂志,颁发获奖证书。其它优秀作品赠送《在场》杂志。
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29个省市区。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首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二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三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四期
在场微散文第4期颁奖号外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五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六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七期
在场微散文2016年度奖颁出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八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九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九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一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1(1~4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2 (5~9期)
在场微散文第10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11期目录
周闻道 | 微散文:文微意宏的时代叙事
在场微散文奖征文2017060002
在场管理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赞助人:龚益成、北京了了
在场编校:宁静(组长)、袁志英、钱昀、刘月新、刘小四、偏说、杨培铮、六六、刘爱国、李慕云、李世琼
在场朗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杨丽、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万军、冯露西
在场阅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高影新、鸣谦、楚歌、林中蔓青、齐海艳
在场制作:刘珍(组长)、相相、王金梅、宋小铭、四季芳、谭丽挪
特约评论员:草原凤凰、乔民英
投稿须知
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留言和赞赏功能,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s://www.zczy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