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0日,中国社会创新(中山)基地vs益工场春季公益传播训练班在创新基地公益展示区拉开帷幕,本期的公益传播班由市委政法委主办,中国社会创新(中山)基地、中山日报《公益周刊》益工场承办。
信息的传递和传播有多种形式,第一天的课程,我们学习了接待解说和新闻摄影,用解说和图片的形式,学习公益传播知识。
传播方式1:解说
王莲娣:“其实我并没有做了什么,我只是用了一点心而已。”
接待准备:了解清楚嘉宾人数、参观时间、想了解的主题、嘉宾职称等。
接待礼仪:握手可以促进双方关系,接待时应注意站姿及坐姿,穿着适合的服装等。
会议礼仪:倒茶宜7分满,端茶及加茶时应大方、注意礼貌,可用茶巾作辅助工具,避免茶具发出声音,茶杯把手面朝与会者,方便与会者喝茶等。
如何做好一场接待解说?
1.解说词如何准备?
首先是要熟背讲解词并理解透,然后过往的接访经历不断运用到讲解中去,让讲解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2.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快速有效传达信息?
在接待前首先要确定参观时间,然后根据时间来选定参观点。在开讲时先跟参访者介绍本馆的总体情况,然后在解说的过程中看参访者的反应,并及时调整参观线路,要让参访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最多的东西,特别是参访者之前没有了解到的东西。
3.如何让解说能吸引参访者的注意?
在讲解时一定要注意礼仪、礼貌、讲解的态度,包括站姿、手势和笑容等,对讲解的内容要熟悉,语句要顺畅,故事要动听真实,同时要观察参访者的兴趣爱好,挑其感兴趣的点重点讲。
用心去对待,享受工作带给你的乐趣与快乐。
“我每天每次的讲解面对的参访者都不同,针对需求不同和层次不同的客人使用不同的讲解方式,从他们身上,我也了解到很多我不知道的知识,因为不停在积累,讲解对我更多来说是一种享受。当我每次讲解结束后,他们对我的一声谢谢,我都会觉得快乐与满足。其实我并没有做了什么,我只是用了一点心而已。用心去做一件事情,别人是会感受到的。”王莲娣说。
Ps:王莲娣: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资深讲解员,2008年10月至今,借调到5A孙中山故里旅游区管理中心担任讲解培训工作,拥有8年讲解经验,目前已获中级职称,2016年被推选为“身边好员工”。
传播方式2:摄影
易剑:“把你要告诉别人的信息,通过照片表达出来。”
什么是新闻摄影?
用相机记录已经发生或正在进行的新闻事实,稍纵即逝,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
要求:反应快!抓拍!
如何拍出一张能讲故事的新闻图片?
首先要明白我们要拍什么,这张新闻图片要反映事件的本质瞬间,其次,我们拍的照片要捕捉事件的新闻价值、资料价值,拍的照片要主题突出、图像清晰、曝光准确、讲究构图和对比及运用抓拍。
理论必须与实操相结合,手机也可以拍大片,平时我们应多拍多悟。
Ps:易剑:中山市委政法委员会科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山分院办公室主任。新华社特约摄影师、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曾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等数十项国家、省、市大奖。
当好公益传播官,传播公益好声音!
如果你错过了精彩的开班课,那么接下来的你可千万不能错过!!
时间:3月18日
上午:9:30-11:30 何剑文 《总结入门“说明书”》
何剑文,市外事侨务局调研宣传科副科长。
与很多朋友一样,都曾饱受公文,特别是总结写作“入门难”的困扰。如果有人告诉你:总结构思其实是“拼图游戏”、总结方法连三岁小孩都会、总结本质上是一种“炼金术”,你会相信吗?何剑文将分享一份“总结入门说明书”,希望和你共同成长。
下午:3:00-5:00:谢琼 《如何策划一场具有爆点的公益活动?》
谢琼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部视频编辑、资深策划人
江湖人称“谢拉姆”,从事公益报道多年,同时也是中山荒岛图书馆、72小时书店的发起人,有丰富的活动策划经验,告诉你如何将活动做得具备爆点。
地点:中国社会创新(中山)基地二楼公益展示区
中山市东区博爱七路23号(即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西门火车头广场旁怀谷楼)
联系方式:0760-88391883
供稿:中国社会创新(中山)基地
撰稿:张燕鸿
审稿:刘雪峰
编辑:林子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