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丁简)
六月微光
文/于海波
这个六月注定是我生命中最不平静的六月。
“ 结石”“微创摘除胆囊”“术后并发感染”“肠梗阻致肠坏死”“心肾衰竭”——病历本上的医学名词象乱舞的蜂蝇,刺激着我疲惫的视觉神经——病人是我视如父亲的叔叔!
家到医院两公里,他步行半个小时走到;手术室到普通病房几十米,他煎熬了三天;住院部离重症监护室七层楼,却只用了几分钟。而现在,我不知道,门外的我要等多久,才能再见到他。
医院走廊那么静,“笃笃”的脚步声一下下的象心脏的跳动。医院的走廊那么长,长得看不清来人的模样——从窗口射下的光柱里,人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光柱里的灰尘迷乱地颤抖与摇晃,上升与下降都不由己。我把身子踡在长椅里,拼命地感受着门内的气息。六月的暑热钻进心里,炙烤出焦糊的气味从鼻孔喷出,在光中漫延扩散,皮肤却感到异样的冰凉……
老人们说阴与阳其实只是隔着一线光。二十年前那个六月,我从死神的手中逃出来时,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光,暗黄色的,圆圆的,温温的。而现在这一束,带着夕阳的余热,白辣辣地,拼命地叩击着重症监护室那厚厚的滑道门……
双手合什,举过头顶,跪拜,向着光的方向……
深夜,光从室内发散出来,淡淡的黄色……
(责任编辑:李慕云 制作:相相 475字 )
在场微散文同题竞赛第13期2017年6月主题:微雨·微语。
于海波获奖作品
作者简介:于海波 文学爱好者 。在追梦的路上,我相信,刚起步,总显稚嫩;会努力,终有所成!
主播简介:龙丹,本名郑志刚,在场主播。东坡故里四川眉山人,现供职于眉山市东坡区。“用声音传递情感,用声音感悟生活”。
在场微散文第十四期主题
"生命,一次又一次轻薄过/轻狂不知疲倦",“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我相信自己"。
这是泰戈尔诗集《生如夏花》中的句子。是的,夏天是一个特别的季节,热烈是表象,寂寞是本质,轻狂,源于自我的虚忘,夏花的逆时而开,才是可贵的风骨。人生亦然。
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竞赛第14期2017年7月命题:寂寞夏花。
花是美的,但生不逢时,夏花却落得孤独。社会何不如此。是要耐得寂寞,独享孤独,还是独放灿烂,为一个火热的季节助燃?用你的笔,书写你的生命体验。
在场微散文第14期征文一人一稿,上限为550字,必须是原创首发(如其他平台、网站、论坛及报刊已发的,请勿投)。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作者和字数,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简介写在文章下面(请将正文放大为小三号字,标题小二号字加粗),并注明所在地。截稿日期为2017年7月25日。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微散文奖
在场微散文群,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旨在宣传、交流、倡扬在场写作。
在场微散文,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主张通过在场性、微叙事、快节奏的书写,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
在场微散文奖,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每月一期,每期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分别奖给500元、300元、200元奖金,并颁发获奖证书;优秀奖若干名,赠送“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颠覆城堡》和《在场》杂志,颁发获奖证书。其它优秀作品赠送《在场》杂志。
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29个省市区。
在场微散文奖征文2017060084
在场管理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赞助人:龚益成、北京了了
在场编校:宁静(组长)、袁志英、钱昀、刘月新、刘小四、偏说、杨培铮、六六、刘爱国、李慕云、李世琼
在场朗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杨丽、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万军、冯露西
在场阅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高影新、鸣谦、楚歌、林中蔓青、齐海艳
在场制作:刘珍(组长)、相相、王金梅、宋小铭、四季芳、谭丽挪
特约评论员:草原凤凰、乔民英
投稿须知
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留言和赞赏功能,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s://www.zczysw.com/